艺术、科学、设计和工程之间的关系:
什么是用户体验?
体验设计的三个层次
如果围绕人来看,人对世界的体验认知大体可分为三个层次:
本能层
- 最基本的层次是本能层,属于第一印象,潜意识的产品吸引力;
本能反应是最直接的用户体验,如果你的产品,在第一印象、本能反应上都抓不住用户,那你的起点就落后了。
行为层
- 接下来是行为层,是开始使用产品后的易用性和交互体验;
如何评估行为层
行为层一般可以用易用性(Usability)来评估,在体验设计行业里,我们一般可以从易学性、效率、易记性、错误、操控性这几个维度去衡量易用性。
易学性
当你第一次使用某个东西时,有多容易让你学会使用?
效率
在学会使用后,你可以多快完成任务?
- 人对效率的衡量不是多少步骤,而是最终完成这个任务的时间长度,包括头脑思考的时间;
- 有两种效率的体现,一种是真实的效率,一种是人感知的效率。
易记性
在你一段时间不使用之后某项技能时,再重新使用它时,是否很容易恢复之前的熟练使用?
在交互中,人能记住的就是关键的线索和反馈。
错误
失败率。
容错率。系统某些部分出现错误,也能让交互进行下去不会受到影响。
降低错误发生后的影响。
操控性 / 灵活度
这个交互可控制的维度有多少,程度有多大?
灵活度和简约设计是一对矛盾体。越简约的设计越要减少灵活度,灵活度越高的设计往往交互越复杂。
- 好的易学性意味着自然的交互,清晰的交互线索和反馈;
- 在你评价效率时,不要被交互步数局限。除了评价整个任务的交互时间外,心理对效率的感受也同样重要;
- 要学会根据人的记忆特点来进行设计;在评价错误影响的时候,别忽略了对人心理感受的影响;
- 如果你希望平衡好操控性和极简设计,就要把复杂操作隐藏起来。
反思层
再深入是反思层,即产品的意义和使用者产生的情感升华。
征服人的反思层,在品牌的塑造上就会更扎实。
「喜欢这篇文章,您的关注和赞赏是给作者最好的鼓励」
关注作者
【版权声明】本文为墨天轮用户原创内容,转载时必须标注文章的来源(墨天轮),文章链接,文章作者等基本信息,否则作者和墨天轮有权追究责任。如果您发现墨天轮中有涉嫌抄袭或者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modb.pro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墨天轮将立刻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