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幸参加了云和恩墨举办的“8小时玩转openGauss训练营第二期”,收获良多。作为华为旗下的国产数据库,名声一直是如雷贯耳,这次我终于能够解开它神秘的面纱。
openGauss是一款开源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这是我接触的第二个国产数据库,之前是南大通用的GBase 8a,但是我没有也很难将两者进行比对。因为openGauss虽说 是支持OLTP与OLAP通用,设计概念中也有很多的并发,但是本身非分布式数据库架构,所以性能上与其他的诸如GBase 8a之类的OLAP数据库无法相比。因此传统上我们还是更加选择与同类型的oracle数据库相比。
早期我对国产数据库一直有误解,认为其本身就是披着皮的开源数据库(mysql,PostgreSQL等)。这次深入了解后,我发现这个观点错的离谱。虽然openGauss早期内核源自PostgreSQL,但是在架构、事务、存储引擎、优化器及ARM架构上进行了适配与优化,魔改了70%的源代码。
我对openGauss了解还不够深入,可能会有一些错误的观点和看法,还请各位看官只能批评指正。我习惯性将它与oracle对比,两者有很多相似之处,也有很多差异之处。个人认为目前openGauss想要超越oracle,还是需要一定的发展的。openGauss没有类似于oracle RAC这样负载均衡的架构,有“1主+2备+1级联备”的主备HA环境,基本上等同于oracle的dg之类的。openGauss支持最大可用模式,将参数most_available_sync设置为on。启用后,在主备连接正常时,以同步模式提交数据,当备库断连时自动切换为异步模式,在备库恢复时,切换回同步模式。个人感觉,openGauss的failover切换不如oracle、mysql这样方便快捷。
在性能监控方面,openGauss也有WDR报告,与ORACLE的AWR报告的区别我暂时还说不上来。在逻辑对象方面,openGauss除了位图索引之外,基本也都兼容了oracle的常用对象。
权限控制方面,也基本上oracle差不对,这里就不再赘述。
当然,openGauss还是有不少优点。毕竟作为全球首款AI-Native数据库,也是业内首个支持ARM架构的企业级数据库。说到这儿,我又想拿oracle 自治数据库与opengauss的AI 对比,Oracle 21C的自动化运维优化与openGuass的自动化运维优化对比,无奈两者都不是很熟悉,还是放弃了。但是华为首次将人工智能技术融数据库,实现自运维、自管理、自调优、故障自诊断等等,还是值得我们期待的。
由于本人学识有限,也写不出更加高深的内容,就到这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