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DBA,在知道openGauss之前,先接触的是华为的GaussDB 数据库,在工作中对接的大数据平台相关数据库就是基于华为GaussDB 数据库搭建的,但是由于GaussDB并未开源所以并没有过多的接触和学习机会,直到2019年的华为 CONNECT 大会上宣布在20年会进行开源,并重新命名为 openGauss。这才有了可以进一步学习的机会。
一、第一次接触
2020年6月,openGauss数据库源代码正式开放。并有了自己的官方网站和开源社区,对国产数据库感兴趣的我第一次可以全面了解这款国内开源的数据库,当时的openGuess为1.0.1版本,只支持一主四备,备份也是只能全量备份,还不支持增量。但是已经具备了多核并发控制和扩展能力,拥有快速故障倒换能力和智能调优、诊断和监控能力。并且在2021年元旦发布的openGuess 1.1.0 的升级版本中做到一主八备,也支持了增量备份等新特性。但由于工作和学习等各个原因并未进行实地操作,相关了解和知识也一直保留在文字层面上。
二、第一次上手
在今年6月份,得知openGuess开通了认证体系,积极参与了由openGauss社区联合云和恩墨公司、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培训中心共同打造的首届openGuess的OGCA初级认证培训,在此次培训中学习了openGuess数据库体系结构,了解数据库的运行机制、部署安装和数据库管理等相关知识,并通过实际的上手操作加深了对openGuess数据的理解,尤其是了解openGuess内核源自Postgresql 9后,对于现在的工作中管理的Postgresql数据库有很大的帮助。也让自己学习openGuess过程中能做到相互印证,加深理解。
同时也加入了openGuess的学习交流群,与更多的数据库爱好者交流学习,更好的学习和了解openGuess数据库。最后通过OGCA的认证也使自己正式踏入了openGuess数据库的门槛。
三、深入理解
历年来,工作中的去O化也逐年的在加快推进,相较于开源数据库作为第一选择,我更倾向于数据库国产化,尤其是公共安全方面。现在新项目接手后对于选择核心的数据存储方案,Oracle数据库已经不再作为优先选择对象,这就对开源和国产数据库数据存储和数据安全方面需要有更深入的理解和需求。
作为比较有竞争实力的openGuess数据库就成为了MySQL、PG这种国际开源数据库的之后的选择方案之一,在知道9月份举行的openGuess第二期训练营后,我也积极参与了本次训练营,主要是想通过能通过深入的学习openGuess数据库,确定openGuess数据库在上线部署方面、运行管理方面、优化监控方面、数据安全方面等是否能符合现阶段的业务要求,以及对现有项目的程序代码、数据结构和运维管理方面的兼容性是否能满足迁移需求。这样就能便于后期项目改造和新项目上线时将其作为去O化的选择方案之一。
通过本次训练营的学习和过程中通过对比印证工作中现有的数据存储架构,对openGuess数据库在数据兼容性、安全性方面有了更清晰的了解,尤其是openGuess的主备高可用架构以及在数据性能调优与监控方面所体现的突出表现,让我能够相信openGuess数据库能作为数据库国产化时优先选择之一。
总结:
数据库的去O化和国产化的趋势越来越大,国产数据库在其中 体现的地位尤为重要,虽然受疫情影响,但是20年和21年也成了国产数据库发展的重要时期,希望openGuess能在未来能够实现更智能、更安全、更高效的技术目标,同时推进加深各个行业对于openGuess的了解、学习和参与,完善openGuess的生态环境,使得国产数据库可以得到更快的发展,生态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