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图片
暂无图片
暂无图片
暂无图片
暂无图片

Java的异常处理机制

722

1)异常体系

Java把异常当作对象来处理,并定义一个基类java.lang.Throwable作为所有异常的超类。在Java API中已经定义了许多异常类,这些异常类分为两大类,错误Error和异常Exception

Java异常层次结构图如下图所示:

 

所有异常类型都是内置类Throwable的子类,因而Throwable在异常类的层次结构的顶层。接下来Throwable分成了两个不同的分支

一个分支是Error,它表示不希望被程序捕获或者是程序无法处理的错误另一个分支是Exception,它表示用户程序可能捕捉的异常情况或者说是程序可以处理的异常。其中异常类Exception又分为运行时异常(RuntimeException)和非运行时异常。Java异常又可以分为不受检查异常(Unchecked Exception)和检查异常(Checked Exception)。

Error

Error类对象由 Java 虚拟机生成并抛出,大多数错误与代码编写者所执行的操作无关。例如,Java虚拟机运行错误(Virtual MachineError),当JVM不再有继续执行操作所需的内存资源时,将出现 OutOfMemoryError。这些异常发生时,Java虚拟机(JVM)一般会选择线程终止;还有发生在虚拟机试图执行应用时,如类定义错误(NoClassDefFoundError)、链接错误(LinkageError)。这些错误是不可查的,因为它们在应用程序的控制和处理能力之外,而且绝大多数是程序运行时不允许出现的状况。对于设计合理的应用程序来说,即使确实发生了错误,本质上也不应该试图去处理它所引起的异常状况。在Java中,错误通常是使用Error的子类描述。

Exception

Exception分支中有一个重要的子类RuntimeException(运行时异常),该类型的异常自动为你所编写的程序定义Array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数组下标越界)、NullPointerException(空指针异常)、ArithmeticException(算术异常)、MissingResourceException(丢失资源)、ClassNotFoundException(找不到类)等异常,这些异常是不检查异常,程序中可以选择捕获处理,也可以不处理。这些异常一般是由程序逻辑错误引起的,程序应该从逻辑角度尽可能避免这类异常的发生;而RuntimeException之外的异常我们统称为非运行时异常,类型上属于Exception类及其子类,从程序语法角度讲是必须进行处理的异常,如果不处理,程序就不能编译通过。如IOExceptionSQLException等以及用户自定义的Exception异常,一般情况下不自定义检查异常。

ErrorException的区别:Error通常是灾难性的致命的错误,是程序无法控制和处理的,当出现这些异常时,Java虚拟机(JVM)一般会选择终止线程;Exception通常情况下是可以被程序处理的,并且在程序中应该尽可能的去处理这些异常。

2)异常处理

由于运行时异常及其子类的不可查性,为了更合理、更容易地实现应用程序,Java规定,运行时异常将由Java运行时系统自动抛出,允许应用程序忽略运行时异常。

对于方法运行中可能出现的Error,当运行方法不欲捕捉时,Java允许该方法不做任何抛出声明。因为,大多数Error异常属于永远不能被允许发生的状况,也属于合理的应用程序不该捕捉的异常。

对于所有的检查异常,Java规定:一个方法必须捕捉,或者声明抛出方法之外。也就是说,当一个方法选择不捕捉检查异常时,它必须声明将抛出异常。

• try    -- 用于监听。将要被监听的代码(可能抛出异常的代码)放在try语句块之内,当try语句块内发生异常时,异常就被抛出。• catch   -- 用于捕获异常。catch用来捕获try语句块中发生的异常。• finally  -- finally语句块总是会被执行。它主要用于回收在try块里打开的物力资源(如数据库连接、网络连接和磁盘文件)。只有finally块,执行完成之后,才会回来执行try或者catch块中的return或者throw语句,如果finally中使用了return或者throw等终止方法的语句,则就不会跳回执行,直接停止。• throw   -- 用于抛出异常。• throws -- 用在方法签名中,用于声明该方法可能抛出的异常。

 

举个try catch的例子:

try{

    //code that might generate exceptions    

}catch(Exception e){

    //the code of handling exception1

}catch(Exception e){

    //the code of handling exception2

}

上述try-catch所描述的即是监控区域,关键词try后的一对大括号将一块可能发生异常的代码包起来,即为监控区域。Java方法在运行过程中发生了异常,则创建异常对象。将异常抛出监控区域之外,由Java运行时系统负责寻找匹配的catch子句来捕获异常。若有一个catch语句匹配到了,则执行该catch块中的异常处理代码,就不再尝试匹配别的catch块了。

匹配的原则是:如果抛出的异常对象属于catch子句的异常类,或者属于该异常类的子类,则认为生成的异常对象与catch块捕获的异常类型相匹配。

还可以用throw语句抛出明确的异常throws子句列举了一个方法可能引发的所有异常类型。这对于除了ErrorRuntimeException及它们子类以外类型的所有异常是必要的。一个方法可以引发的所有其他类型的异常必须在throws子句中声明,否则会导致编译错误。

下面是throws子句的方法声明的通用形式:

public void info() throws Exception

{

   //body of method

}

文章转载自琢磨先生DataBase,如果涉嫌侵权,请发送邮件至:contact@modb.pro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墨天轮将立刻删除相关内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