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国家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内
容之一。对加强我国医院内涵建设,引导医院发展方向,促
进医院实现“三个转变三个提高”,推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规划基础
(一)建设成效。
“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由中央财政投入70 余
亿元,按照鼓励先进、合理布局、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
则,从人才培养、临床诊疗技术研发和关键设备购置等方面
支持了1700 余个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覆盖全国31 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300 余家三级医院,
涵盖了除预防保健诊疗科目外的所有一级诊疗科目,以二级
诊疗科目为主,部分专业细化到三级诊疗科目。通过持续的
支持和建设,我国临床专科能力得到快速提升。一是优质资
源总量快速增加,资源配置结构更加均衡。医疗服务总量和
服务效率明显提升,麻醉、重症医学、儿科等薄弱专业得到
加强。二是区域协同能力普遍增强。通过专家派驻、技术推
广、会诊等形式,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有序有效下沉和医疗服
务体系协调发展,基础医疗机构和中西部地区医疗服务能力
明显提升。三是专科服务能力明显提升。以医疗服务能力、
2
医疗质量安全及医疗服务效率为核心的专科能力建设成效
显著,产生了一批先进医疗技术。四是医院核心竞争力明显
增强。卫生技术人员总量快速增长,人才梯队更趋合理,医
疗行业的“中国声音”不断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
(二)面临的挑战。
目前,我国临床专科能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依
然突出,与“十四五”时期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不适
应。一方面,专科资源分布不平衡。从地域上看,优质专科
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省份和省会城市,中西部地区
和非省会城市专科服务能力发展不足。从专科层面看,部分
专科基础薄弱、发展迟缓,整体医疗质量、技术水平不高,
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要,特别是康复、病理、精神、儿
科等专业。另一方面,医学前沿跟进不够,在关键技术领域
实现突破的能力不足,进入不到国际第一梯队,特别是解决
新发重大卫生健康问题的能力不足,集中表现在神经系统疾
病、恶性肿瘤、心血管系统疾病、传染病等相关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