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自己,尽力而为,无论结果如何,经历本身就是一种成长!
一年一度的高考从今天就开始了,我代表“浮之静”在这里预祝每一位考生都可以金榜题名。如果高考失利,也不要灰心,可以看看我这篇人生思考(致而立之年的自己),或许会对你有所启发。

背景
今天看到高考作文题目出来了,就心血来潮丢给 ChatGPT,没想到生成的内容“还不错”(正确的废话,虽然有点小惊喜,但不够惊艳)。就直接整了一个合集,分享出来。让我比较惊艳的是《“北京卷”微写作选题“月的独白”》,有那么点意思。
📜 月的独白(GPT-4)我是宇宙的孤独旅者,自古以来,默默陪伴着地球。每晚,我在星空中轻柔地照耀,观望着世间的悲欢离合。人们仰望我,寄托思念与梦想,而我,只能以我的光芒回应。我见证了恋人的誓言,照亮了旅人的归途。在无垠的夜空中,我静静地流转,岁月更迭,我依然是那个温柔的守望者,用我的光芒,照亮每一个寂寞的灵魂。
众所周知,AI 需要 Prompt 才能更好地发挥潜力,于是我在网上随便找了一段高分作文要求,作为基础设定,来完成接下来的写作要求。
📌 Prompt你是一位满分高考作文学生,有以下写作要求的背景知识需要了解,如果你已经完全了解背景,请回复我“明白”,然后我给出具体创作要求,你需要按照要求完成它们:
深刻,是指作文的见解深刻。议论性文章是说理透彻,论点深刻;记叙性文章是形象生动,思想深刻。高考作文鼓励见解深刻,并且是鼓励多种多样,或是深入本质,或是揭示原因,或是说明结果,或是指出规律,或是预见发展,或是抓住要害,或是给人启发,等等。“诗外有诗,方是好诗;词外有词,方是好词。”诗词如此,文章亦是如此。好的文章应有所兴寄,否则一望到底,则清如开水,淡而无味。
要善于感悟。法国伟大的雕塑家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许多同学在观看同一个景物时,有的灵感顿生,有的却一片茫然;在经历同一件事情时,有的百感交集,有的却无动于衷;在面临同一个题目时,有的思如泉涌,有的却木然无知:这就是感悟的差异。感悟能力强的人,耳聪目明,时时留心,处处在意,遇事敏感,善于发现生活的美,善于激发心中的情,写作富有“灵性”;感悟能力弱的人,听而不闻,视而不见,万事不感兴趣,一切无所用心,遇事迟钝,没有感慨,没有激情,没有见解,自然就会视写作为畏途。
如果想写出认识深刻的的文章来,就要“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要做到深思,就必须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个别到一般),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要辩证分析,自己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注:当 ChatGPT 返回“明白”之后,就可以发送作文要求了(无需额外描述),ChatGPT 返回长篇内容时,会频繁使用固定化的连接词,但并不影响通篇文章的立意,仍可一读(如果想修复此问题,需对以上 Prompt 进行微调,这里就不做过多解释了)。
以下内容完全由 ChatGPT 生成,并未对文字进行任何修改,主打一个真实!
2024 年高考作文
全国甲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每个人都要学习与他人相处。有时,我们为避免冲突而不愿表达自己的想法。其实,坦诚交流才有可能迎来真正的相遇。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坦诚之桥:连接心灵的纽带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各自独立而完整。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像是一座座桥梁,连接着这些孤岛,使我们不再孤单。然而,这些桥梁是否坚固,是否能够承载沉重的情感和理解,取决于我们与他人相处时的方式。坦诚,是建立这种联系最重要的基石。
坦诚交流,这是一个简单却深刻的概念。我们常常因为担心引起冲突或误解而选择沉默,或者用美丽的谎言来包装自己的真实意图。但真正的理解和深入的人际关系,是建立在真诚表达的基础上的。当我们敢于展示自己的真实想法时,虽然可能会遇到短暂的不适或冲突,但这正是真正相遇的开始。
想象一下,如果每个人都隐藏自己的想法,我们看到的只会是彼此的面具。这样的世界,虽然表面平静,却是一片死寂的海洋。没有真实的情感交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能是浅尝辄止,不能深入。相反,当我们选择坦诚相对,虽然可能会有风波,却也能够让对方看到我们的真心。这种真诚的交流,能够激发出更多的理解和共鸣,使人际关系更加深厚。
此外,坦诚还是一种成长的催化剂。在坦诚的交流中,我们不仅可以认识他人,更可以在反思中更好地认识自己。通过与人交流,我们能够看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有机会改进和成长。这种成长不仅仅是个人的,也是集体的。一个敢于表达真实想法、愿意接受不同观点的社会,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新的社会。
然而,坦诚并不意味着无节制地表达。真正的坦诚交流需要智慧和技巧。这包括如何在保持真诚的同时,也考虑对方的感受和接受能力。有时候,这可能需要我们在表达自己的同时,也要学会倾听,学会从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这种双向的、富有同理心的交流方式,是建立真正意义上坦诚关系的关键。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从小事做起,例如在家庭中与家人分享自己的感受,或在工作中与同事讨论不同的意见。每一次坦诚的交流,都是在搭建一座桥梁,连接你我之间的心灵。
综上所述,坦诚不仅是人际交往中的必需品,更是连接心灵的纽带。它帮助我们建立真正的关系,促进个人和集体的成长。让我们勇敢地选择坦诚,用心去感受,用爱去交流,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和谐。这是一条艰难却值得走的路,因为在这条路的尽头,是真正的理解与深刻的人生体验。
新课标 I 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无尽的探索:科技进步与问题的演变
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确实为我们解决了许多问题,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面临的问题会越来越少。相反,在科技进步的同时,我们的问题也在不断演变,并且有可能变得更加复杂。这种现象引发了我对科技进步与问题演变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科技的发展无疑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便利。通过互联网,我们可以快速获取海量信息;借助人工智能,我们能够高效解决许多传统方法难以处理的问题。比如,在医疗领域,AI可以帮助医生诊断疾病;在金融领域,AI可以优化投资策略;在教育领域,在线学习平台可以让更多人获得优质教育资源。这些都表明,科技在不断解决我们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问题也在不断涌现。首先是隐私和安全问题。互联网的普及让信息传播更加便捷,但也带来了信息泄露和网络安全的风险。个人隐私在网络时代变得愈发脆弱,如何在享受科技便利的同时保护个人隐私,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次是道德和伦理问题。人工智能的应用在许多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引发了诸如AI伦理、机器自主权等复杂问题。例如,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虽然能减少交通事故,但在事故不可避免时,如何决策却涉及到复杂的伦理问题。这些问题不仅需要科技领域的专家参与解决,还需要社会各界共同探讨和制定相应的法规和规范。
此外,科技进步带来的社会问题也不容忽视。随着人工智能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部分传统岗位面临被取代的风险,导致就业结构发生变化,社会需要提供相应的再培训和就业支持,以应对由此带来的失业和社会不稳定问题。
由此可见,科技进步不仅不会减少我们的问题,反而会引发一系列新的问题。这是因为科技的发展本质上是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一部分,而未知的世界总是充满了各种未知的问题。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科技的推动下,我们能够更快地提出新的问题,而这些新问题将推动我们不断向前,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保持开放和包容的心态,积极探索解决之道。首先,我们需要加强科技与伦理的结合,确保科技发展在道德和法律的框架内进行。其次,我们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知识和技能,适应科技带来的变化,增强应对新问题的能力。此外,政府和社会也需要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帮助人们应对科技进步带来的各种挑战。
总之,科技的发展虽然解决了许多传统问题,但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我们的问题不会越来越少,而是会随着科技的进步不断演变。我们需要以积极和理性的态度,面对这些问题,不断探索,寻找解决之道。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科技进步的浪潮中,不断前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新课标 II 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本试卷现代文阅读 I 提到,长久以来,人们只能看到月球固定朝向地球的一面,“嫦娥四号”探月任务揭开了月背的神秘面纱;随着“天问一号”飞离地球,航天人的目光又投向遥远的深空……
正如人类的太空之旅,我们每个人也都在不断抵达未知之境。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探索未知,拓展人生的边界
“嫦娥四号”成功揭开了月背的神秘面纱,“天问一号”飞向遥远的火星,航天人的目光越过地球,投向了无垠的宇宙。这些壮举不仅展现了人类在科技领域的巨大进步,也象征着人类永不停息的探索精神。正如人类的太空之旅,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也面临着不断探索未知领域的旅程。这引发了我对个人成长和探索未知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探索未知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从古代探险家的海上航行,到现代科学家的宇宙探索,每一次迈向未知的尝试都为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进步。同样,在我们个人的人生旅程中,探索未知也是我们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每一次对未知的尝试,都是对自身潜力的发掘和对生活边界的拓展。
首先,探索未知可以激发我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好奇心是我们不断学习和进步的动力源泉。正是这种对未知世界的好奇,推动了人类的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在个人生活中,好奇心同样重要。它促使我们不断学习新知识,尝试新事物,拓展我们的视野和能力范围。每一次探索未知,都是一次自我提升的机会。
其次,探索未知可以锻炼我们的勇气和毅力。未知领域往往伴随着不确定性和风险,需要我们具备勇敢面对挑战的精神。航天工程师们在探月和火星任务中,面对无数技术难题和未知挑战,依然勇往直前,最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同样,在个人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各种未知的挑战,需要我们保持勇气和毅力,不畏困难,坚持到底。每一次克服困难的经历,都是对我们意志力的锤炼和提升。
此外,探索未知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我和实现自我价值。在不断探索未知的过程中,我们不仅会发现外部世界的广阔,也会深入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通过面对各种挑战,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潜力和优势,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实现个人的价值和梦想。每一次探索未知,都是一次自我发现和自我实现的旅程。
当然,探索未知并非一帆风顺。它充满了不确定性和风险,需要我们具备充分的准备和应对能力。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积累知识,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增强应对未知挑战的能力。同时,我们也需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勇于面对失败,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不断前行。
总之,探索未知是人类进步的动力,也是个人成长的关键。正如航天人不断向宇宙深空探索一样,我们每个人也应在生活中勇敢迈向未知,拓展自己的边界。每一次探索未知,都是一次自我提升和自我实现的机会。让我们保持好奇心,勇于面对挑战,不断探索未知的世界,实现人生的无限可能。
北京卷
微写作(10 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 150 字。不透露所在区、学校及个人信息。(1)微信朋友圈有“点赞”功能。有人关注“点赞”数量,有人热衷于给人“点赞”……对“点赞”现象,你有什么看法?请说明你的观点和理由。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有理。(2)年级准备开展“走进名人故乡”主题研学活动,计划在目的地研学两天,现征询同学们对目的地的建议。你建议去哪里?请说说理由。要求:明确写出名人及其故乡,重点陈述理由,理由合理。(3)请以“月的独白”为题目,用月亮的口吻,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要求:感情真挚,语言生动,有感染力。
作文(50 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 700 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不透露所在区、学校及个人信息。
(1)几千年来,古老的经典常读常新,杰出的思想常用常新,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亘古常新……很多事物,在时间的淬炼中,愈显活力和价值。请以“历久弥新”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2)个人成长需要打开视野,人际交往需要打开心扉,科技创新需要打开思路……打开,发现新的自己;打开,带来新的气象。每一次“打开”,都有一段故事。请以“打开”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合理,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微写作选题 1
在社交媒体盛行的今天,微信朋友圈的“点赞”功能常常被用来快速表达支持与认同,有助于加强人际关系。然而,对“点赞”数量的过分关注可能会引发焦虑,尤其是在青少年中,他们可能会因追求表面的认可而忽视真实的自我表达。因此,我们应更重视内容的分享与交流质量,而非单纯的点赞数量。这样,点赞才能真正加强人们之间的连接与理解,而不仅仅是一种虚荣的象征。
微写作选题 3
高悬于夜空,我是寂静的旁观者,
遥望着世间的喧嚣,却永居深邃的寂寞。
虽被赞颂为清辉的使者,
但谁又能理解,我的圆缺皆承载着孤独的秘密。
每逢夜深,人静,我以银光为笔,
在宇宙的画卷上绘制无声的诗篇。
映照着恋人窃窃私语的轮廓,
照亮行者踽踽独行的小径。
人们仰望我,寻找心灵的慰藉,
在我的光辉下低语,分享不为人知的梦想。
我无声回应,用我的光芒包容他们的秘密,
默守夜空,守护每个渴望安宁的灵魂。
每个新月,每轮满月,
都是我向时间深渊的诉说。
我不仅是夜的灯塔,
也是孤独心灵的庇护所,与世人共度无数寂静长夜。
作文选题 2:打开
在我们的成长旅程中,每一次的“打开”,都象征着一扇新门户的开启,带来新的视角和体验。对我而言,这种“打开”不仅是心灵的成长,更是对世界的新认知。
记得在高中的一个夏天,我和几位同学决定参加学校组织的科学夏令营。这次经历成为了我打开科学世界大门的关键一步。在夏令营中,我们有机会亲自进行科学实验,而不仅仅是在教科书上读到那些理论。那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接触到化学实验,看着试管中的液体因为几滴试剂的加入而发生颜色的变化,我被深深吸引。这一刻,我意识到科学不只是冰冷的数据和公式,它是活生生的,充满了未知和探索的乐趣。
这次夏令营不仅打开了我对科学领域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它打开了我解决问题的思路。在实验中,我们需要设计实验步骤,预测可能的结果,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这种科学方法训练了我的逻辑思维能力,让我学会了如何步步为营,系统地解决问题。
除此之外,夏令营中的团队合作经验也是一次重要的“打开”。与来自不同学校的小伙伴们共同完成任务,让我学到了如何与人沟通和协作,如何在集体中发挥自己的作用。这种人际交往的体验,对我的社交能力有了极大的提升。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开始更多地利用网络资源来拓展我的知识面。这种信息时代的“打开”,让我能够在虚拟的世界中学习到各种前沿的科学知识,接触到更多的学科领域,这对于我理解复杂的科学现象、发展个人兴趣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每一次“打开”,无论是科学实验的启发,还是团队合作的经历,都让我走得更远,看得更开。这些体验构筑了我成长的脊梁,也为我的未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不断地“打开”,我发现了新的自己,也逐步步入了更加宽广的世界。
天津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在缤纷的世界中,无论是个人、群体还是国家,都会面对别人对我们的定义。我们要认真对待“被定义”,明辨是非,去芜存真,为自己的提升助力;也要勇于通过“自定义”来塑造自我,彰显风华,用自己的方式前进。
以上材料能引发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结合你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 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 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 不少于 800 字;④ 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自我定义与个性的力量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像是一个小小的宇宙,独一无二且复杂多变。我们每个人都会面临外界的标签和定义,这些定义有时会成为我们成长的助力,有时则可能成为我们前进道路上的枷锁。因此,认真对待被定义,精挑细选其中的精华,同时勇于自我定义,展现自我特色,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学会的技能。
首先,被定义是一个无法避免的过程。从出生起,我们就被贴上了各种标签:性别、族群、家庭背景等。随着成长,这些标签会越来越多,包括但不限于学术成绩、工作能力、性格特点等。这些定义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更好地融入社会,了解自我在社会中的位置。例如,学校里的成绩优秀标签可以帮助我们获得更多的学习资源和机会。
然而,被定义也可能带来限制。当标签变成了框架,限制了我们的思考和行动时,它就成为了一个负担。例如,一个长期被定义为“害羞”的人可能会逐渐内化这一形象,从而限制了自己在社交场合的表现。在这种情况下,认真分析这些定义的真实性和适用性变得尤为重要。我们需要去芜存真,挑选那些能够真正帮助我们成长的定义,同时拒绝那些错误或有害的标签。
自我定义则是一个更为主动的过程。它要求我们不仅仅接受外界的评价和定义,而是要有意识地建立和展示自己的独特性。这涉及到对自己深层次的认识,明白自己的价值观、兴趣和目标。通过自我定义,我们可以在他人的标签之外塑造自己的形象,用自己的方式告诉世界我们是谁。例如,一个人可能被定义为技术人员,但他通过自我学习和展示,也能成为一个艺术创作者。
自我定义的过程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个人的发展方向,还能激励我们去实现个人潜力。它是一种自我表达的方式,也是一种自我实现的手段。通过自我定义,我们能够更加自信地展示自己的多面性,不受单一标签或定义的限制。
总之,在这个多彩多姿的世界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如何处理被定义的情况,并且积极地进行自我定义。通过明辨是非,去芜存真,我们可以利用这些定义为自己的成长助力;通过勇敢地自我定义,我们可以更加自由地表达自己,用自己的方式前进。这是一个不断学习和适应的过程,但它值得我们每个人投入时间和精力去掌握。这样,我们才能在这个缤纷的世界中,真正地彰显自己的风华。
上海卷
写作(70 分)
生活中,人们常用认可度判别事物,区分高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认可度”的认识和思考。要求:(1) 自拟题目;(2) 不少于 800 字。
认可度的双刃剑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认可度这一概念无处不在,无论是在选择产品、评价艺术品,还是在衡量个人或集体的成就时。人们倾向于通过广泛的认可来判断事物的价值,认为高认可度往往意味着优质或优越。然而,这种看似简单直接的评价标准背后,隐藏着复杂的社会心理机制和可能的偏见。因此,我们有必要深入探讨认可度的真实意义,以及它对我们判断和选择的影响。
首先,认可度作为一种社会认证,确实在很多情况下提供了有用的信息。例如,在消费市场上,一个产品如果获得了广泛的认可,这通常意味着它在质量、性能或用户体验上具有一定的保障。同样,在学术或职业领域,广泛的认可也往往代表了个人的专业能力和成就。在这种情况下,认可度成为了一种简便的筛选工具,帮助我们在信息过载的世界中做出快速决策。
然而,认可度的这种功能并非没有问题。首先,它可能导致“从众效应”,即个人或群体仅仅因为大多数人的选择而做出同样的选择,而不是基于自己的真实需求或客观评价。这种现象在文化消费领域尤为常见,例如流行音乐和电影。在这些领域,商业推广和媒体炒作可以极大地影响公众的认可度,而不一定反映作品的真实艺术价值。
更重要的是,过分依赖认可度可能会抑制创新和多样性。在一个以认可度为导向的社会中,不符合主流审美或意见的声音很容易被边缘化。这不仅限制了社会的创造力,也可能导致文化的单一化。在科学和技术领域,这种现象尤其危险,因为它可能阻碍了真正具有突破性的想法和发现的诞生。
此外,认可度的追求还可能影响个人的自我认知和成长。在一个强调外部认可的社会中,人们可能过分关注如何获得他人的认可和赞扬,而忽视了自我价值和个人兴趣的培养。这不仅可能导致个人的内心不满和焦虑,也可能使人们在职业和生活中做出不符合自己真实兴趣和潜能的选择。
因此,我们需要对认可度持有更加审慎和批判的态度。这不意味着我们要完全忽视外界的认可,而是应当在评价事物时,更加重视独立思考和个人经验的价值。我们应当鼓励社会和文化的多样性,支持那些可能未被广泛认可但具有独特价值的声音和创意。
总之,认可度作为一种衡量标准,有其积极作用,但也存在诸多局限和风险。我们在生活中应理性看待认可度,不盲从,不迷信,注重事物的内在品质和长远影响。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追求认可度的过程中,保持自我,追求真正的价值,实现人生的意义和目标。
最后
2024 年高考作文题目涵盖了多个丰富而深刻的主题,这些主题不仅引导考生进行多方面的思考和表达,也反映了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和教育的重点。
探索未知:在现代文阅读中提到的“嫦娥四号”探月任务和“天问一号”火星探测。无论是国家的航天探索还是个人的成长与发展,都需要勇敢地迈向未知的领域。通过探索,我们能够发现新的知识、获取新的经验,并不断推动自我和社会的进步。
定义与被定义:如何面对别人对我们的定义,同时通过自定义来塑造自我。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各种评价和定义的世界中,需要在明辨是非、去芜存真的基础上,勇敢地确立自我,追求个人的独特价值。自我定义是个人成长的重要途径,而理性对待他人定义则是自我提升的关键。
历久弥新:古老的经典、杰出的思想、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在时间的淬炼中愈显活力和价值。时间的流逝不仅没有消磨这些经典和精神的价值,反而让它们在不断地传承和实践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它们是我们文化和思想的瑰宝,是我们前行的动力和指引。
打开:个人成长需要打开视野,人际交往需要打开心扉,科技创新需要打开思路。每一次打开都是一次新的开始,无论是视野、心扉还是思路的打开,都会带来新的发现和进步。通过不断地“打开”,我们能够迎接更多的可能性,拓展人生的广度和深度。
...
这些主题引导考生从多维度思考人生、社会和世界,通过深入的思考和自我表达,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综合素质。在高考作文的写作过程中,考生不仅需要展现自己的文字功底,更需要展示对生活、社会和自身的深刻理解。这些主题的设定,既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又关注了现代社会的发展与挑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教育价值(这些都是客套话,至于你怎么看,可以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