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一整天,都在OceanBase承办的全国大学生计算机系统能力大赛活动中度过,作为观察团的一员,全程观察了20支高校团队的答辩和分享。尤其是看到母校的师弟们在台上熠熠生辉,依稀看到多年前的自己。
不拘泥于定势
本届比赛的主题,是向量计算的Benchmark优化,在同等硬件配置的基础上,能够获得最高QPS的top20团队,才有机会入围到决赛中。而决赛还有现场的答辩环节以及心动分数的pk,可以说,整个比赛的设计既有对同学们工作结果的量化,又有个人表达和理解能力的考查,同时还需要现场真的有优异表现才能获得高分,各个维度的考量都十分全面。
因为我本人对向量计算这部分的了解非常少,所以全程更多的关注和数据库相关的索引、回表以及数据类型的优化,向量算法方面基本上就是旁听重在参与了。
而不能不说的是,这20支参赛队所呈现的答卷,都是比我预期要高,甚至有几支队伍展现出来的理论基础和工程能力,让人钦佩。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同学们获取知识的手段越来越丰富,解决问题的思路也越来越灵活,这些都是我读大学时远远不具备的。而解决问题的思路上,也能够看出每支队伍各自的风格。有的是从向量算法的角度入手,有的尝试做更多的分片或并行度,还有的干脆改了OceanBase部分源代码来获取自己所要的结果。
不拘泥于定势的态度,让整场比赛的活跃度非常高,各种思路的碰撞,以及谁的方法更优秀,同学们展现了自己的自信同时又把自己因为时间紧张未能实现的部分做了更多的阐述和补充。这些无疑是让人欣喜的。在不远的未来,这些新鲜血液注入到国产数据库行业中,会引起怎样的化学效应,让人十分憧憬。他们成长在中国逐渐步入强大的时代,没有所谓国外更先进的思维定势,不自卑不自负,可以说是改革开放以后成长起来的最优秀的一代。
少年强则中国强,初生的太阳终将会将光和热带给每一个人。
新的职业路径
比赛主题环节结束以后,还有个数据库老炮与新兵的对话活动。我坐在白鳝老师旁边,主持的是韩峰老师,梁敬彬老师是第一个发言。三位都是我的前辈,刘华阳老师和我年纪接近,尹总监又是我们这里唯一的90后。这个老炮观察团,其实大家的阅历也有不小的差异。
而大家在这次对话中,都表达了两个核心观点:
数据库是一个长期投入的行业。和很多应用技术不同的是,数据库技术需要十年如一日的耕耘,收获往往在很靠后。也许从事应用技术或者其他技术的同班同学已经获得成功甚至财富自由,作为数据库从业者还在默默耕耘。这中间需要时间的积累,量变获得质变。而行百里者半于九十,很多同行最终转行转型转岗,也都是正常的。要给自己一个预期,这个行业不容易,在这个都希望赚快钱的年代里,更需要长期投入。
国产数据库是同学们的时代红利。几位更年长的老师提起他们年轻时候学习的经历,其实直到世纪初MySQL和PostgreSQL的开源,中国大部分数据库从业者才有机会窥探数据库是怎么开发的。这才有了更多的比较,更多的了解。而这几年国产数据库越来越多,也诞生出了OceanBase这样正在成长为巨擘的产品,这是时代给予的红利,能够让同学们从校园开始参与到一个成功的数据库产建设中,未来走向工作岗位的时候,我们的程序员并没有输在起跑线。
要说不羡慕那是假的,我当年参赛可没有机会去学习去从事国产数据库相关的项目,都是用国外的技术栈来做题目。在座的同学们,也都早早拿到了OceanBase的实习offer,哪怕是同龄人中也是早一步起泡。
活动持续到很晚,我因为家离北交大比较远,不得不提前退场。多多少少也是个遗憾。这一天活动还是非常充实,虽然早上6点起床,晚上11点还是继续看了一场足总杯比赛。
活动中场休息的时候,盖总还跑过来跟我吐槽了外资券商的不合理操作,我劝他来我们这开户吧,优秀的客户经理为你服务,因为是近距离盯着他看,又让我有了新的感悟。
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秃则盖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