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图片
暂无图片
暂无图片
暂无图片
暂无图片

每当变幻时

35

下午来了一位做猎头的朋友,找我叙叙旧,而且还有一件事和我探讨:人工智能岗位在金融行业有什么应用,她该怎么准备。年后开始,她的很多客户已经开始要求,招聘岗位需要有熟练使用AI工具的条目了。

我问她:你看过一步老港片《每当变幻时》吗?哪里有三个角色,阿妙、鱼佬、鸡佬。

鱼佬


鱼佬时陈奕迅主演的,在故事的发生场地富贵墟有一个鱼摊。也如同很多大城市里菜市场最终敌不过超市的命运,鱼佬面试时代的变革,选择了成为一个从传统的坚持者到现实的妥协者的转变。

可以确定的是,deepseek的出圈爆火,最终成为了生成式AI走向普通人的最后一块骨牌。作为技术工作者,不论我们是做开发还是做运维或者项目管理,都已经再也绕不开。无论我们对自己工作的含金量有多自信,都要面对被AI替代的命运,无外乎多和少,早和晚。

有的DBA已经主动拥抱新工具,构建自己的本地知识库,甚至拿出更多的资源来训练自己的本地模型。如果说,互联网的一些意见领袖是我们的嘴替,那么一个本地的DBA小助理,就是我们的脑替。把我们过去遇到的、学习的、总结的、储备的各种知识,交给它消化,帮助我们总结汇总,分类归档。需要的时候,调取出来,而不再完全是依赖于脑子里的记忆和文档。人的记忆能力是上有限的,一天也只有24小时。

鱼佬在面对变幻莫测的时候,经历过从抗拒到挣扎再到接受。他的转变体现了小人物在时代洪流中的无奈与适应,也是我们多数普通人的缩影。后知后觉不可怕,可怕的是大的趋势已经明确,还要持续抗拒。

鸡佬


鸡佬曾经在富贵墟买过鸡,因此得到这么个称呼。后来另谋他就去了富贵墟,很多年后,发达的鸡佬重新回到富贵墟,然而已经物是人非,从而引发了啼笑皆非的一幕。

实际上每个行业没岗位,都有鸡佬一样的人。他们曾经见证过这里的辉煌,在面对变化的时候又无法适应,却又希望用文艺复兴的方式重现曾经的富贵墟,试图证明自己的正确性。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自己曾经也在某些方面做过和鸡佬相似的事情。

之前的工作经历中,我曾经和一位非常资深的DBA打过交道,接近30年从业经历,让他对很多东西驾轻就熟。往往在我困惑的时候,又能供三言两语为我解惑。然而在面对新事物新想法新工具的时候,他又总是在用自己过往的经验否定,并且用十分翔实的内容来给我上课,这件事情应该如何如何做,如何如何建设。出发点是好的,提携后辈的苦口婆心是值得赞扬的。然而他忽略了一件事,技术在迭代,工具在变化,唯一不变的就是变。以至于很多年后我再去原片鸡佬桥段的时候,总会想起他的唠叨。而这次大模型使用的事,我竟然预判到了他的态度,不精确,不可信。

鸡佬们的固执固然有他们自洽的逻辑,但是也不要忘记,多看多想多学习,才不会陷入信息茧房。

阿妙


作为核心角色,阿妙是很复杂的角色。她从影片一开始,目标明确,再到结尾,走向的和自己预想完全不同的路线。既有着理想主义者孤独,又有着现实中的无奈的矛盾。

AI会替代DBA吗?AI不会替代DBA。AI可以替代DBA。上云了DBA都不需要了。——类似的论点以及相关文章不胜枚举,而正方反方各有各的道理。从某种意义上,作为小人物的我们,成为阿妙何尝不是一种答案。

27岁刚进入富贵墟,阿妙希望30岁还清债务,嫁个有钱人;富贵墟没了,她从迷茫中和怀念中一步步走出来,去寻找新的人生意义;37岁,追寻到自我价值的她,目送鱼佬和家人开车离开,获得新的感悟。和阿妙的人生一样,我们同样也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每个人内心,都有一座曾经属于自己的富贵墟,物理意义上拆除它很容易,心理上拆掉它却需要自己的勇气。

长远来看,我们的工作都会有一天被人工智能替代掉绝大部分,如同富贵墟这座市中心的菜市场早晚会被连锁超市所取代。多探索探索自己更多的可能性,成为阿妙,未尝不是一个更多的选择。


十年里面,我想做的事没有全部做到。以前我会觉得是失败,现在我觉得,我不是失败,而是成功发现所有的一切,都是一个过程。

每当变幻时,便知时光去。

「喜欢这篇文章,您的关注和赞赏是给作者最好的鼓励」
关注作者
【版权声明】本文为墨天轮用户原创内容,转载时必须标注文章的来源(墨天轮),文章链接,文章作者等基本信息,否则作者和墨天轮有权追究责任。如果您发现墨天轮中有涉嫌抄袭或者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modb.pro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墨天轮将立刻删除相关内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