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图片
暂无图片
暂无图片
暂无图片
暂无图片

《金融数据库转型实战》读后感

韩锋频道 2025-03-19
19
近期,数据库圈的一个热点就是林春老师的一本新书《金融数据库转型实战》的出版。这也是国内第一篇以甲方视角阐述数据库替换转型的书籍。书中描述了林老师在金融企业实践国产数据库的实践之路,可以说是干货满满。笔者也很有幸收到了林老师的赠书,第一时间学习起来。书中的很多内容,与笔者之前在银行所经历的颇有同感,因此读起来感觉很亲切。很欣慰能有这样的一本书出来,这对于行业及广大数据库从业者,无疑都是具有非常大的参考价值。也希望未来能有更多此类的书籍出版,这也标志着国产数据库走向不断深化的过程。本文就是结合书中的内容与笔者之前的工作经历的一点感受,可能有一点点“剧透”,算是抛砖引玉。


1. 转型背景篇

1).金融业数据库要求

金融行业作为数据库应用“高地”,对数据库有着严苛的要求。这也是为什么数据库厂商都将金融行业客户作为标志性客户来看待。书中给出了核心的几点要求,从中可以一窥端倪。注意的是,金融行业有其特殊性,与互联网等业务区别很大。虽然很多要求都是共性的,但侧重点、优先级是不同的。例如,针对金融行业数据一致性、安全性,无疑是最高优先级;而扩展性等就相对要求较低。没有完美的数据库产品,因此在后续选型等很多工作时,可按照这些要求及优先级,加以取舍考虑。

2).分布式数据库选型要点
数据库选型涉及到方方面面,因素是比较多的。特别是针对分布式数据库,因其架构较传统架构有着较大差异,因此在选型过程中更应全面考虑。之前个人也整理过脑图及超过数百页的选型文档,可以说是较为繁琐的工作。这也是妨碍很多用户选择使用国产数据库的难点之一,很少有用户有足够的技术储备、宽裕的精力去完成这一工作;而更多的只能听取来自乙方厂商的宣传。这也为后续的替换工作埋下了一些隐患,笔者也听说有国内用户做完数据库替换改造不久之后,又启动新的替换工作,相信这是无奈之举,但也造成了很大的资源浪费及不必要的风险。下面则是书中给出的一些选型要点

2. 架构规划篇

在金融业数据库替换中,应在早期就做好必要的规划架构工作,统筹安排替换工作。而这一点也是很多企业在实施中容易忽略的。完备的规划架构工作,能让企业了解到替换工作要做什么?如何做?代价多大?风险多大?等一系列的问题,然后再根据企业现状来选择做这个工作的策略,选择什么业务先做?期待积累沉淀下什么东西,可以帮助后续业务的替换改进。因此规划架构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建议企业在第一时间就需要考虑的问题。这里结合书中及个人之前的一些实践,加以总结。

这其中特别强调下应用规划和迁移规划部分,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针对应用规划有几种常见的误区:一是觉得数据库替换就是把数据库从“苹果”换成“桔子”,数据一迁移,应用不用改造就可以完美适配。这种简单的替换思维,会导致对工作资源投入及投入方向、面临风险等有存在严重误导及人事不足。在整个的替换过程中,绝大多数的工作其实是在这个部分。二是对数据库的能力过度高估,认为原有数据库能解决的,现在数据库就一定可以解决。没有两个数据库是可以完全等价替代的,要对目标选择数据库有充分的理解,哪些其不擅长的功能,要尽量在前期就解决掉,避免上线后出现问题。三是对自己数据库和应用了解不充分,有些是因为系统老旧、第三方开发等等,缺少第一手信息,这是是需要通过画像能力对应用和数据库做好描述工作,尽量充分收集各种现状信息。此外,如上下游系统等容易忽略的问题,也要关注。针对迁移规划,则是应该在第一时间就要充分考虑未来如何迁移,除了应用迁移设计的开发、测试验证工作外,更多的是针对最后替换是如何去完成。很多业务系统是不能允许长时间、静态离线替换或替换出现异常风险极大,此时就要在前期进行好迁移规划、甚至为迁移单独做必要的开发验证工作。


3. 设计开发篇

一种新的数据库,特别是分布式数据库,对于设计开发人员意味着全新的设计开发理念。这里需要一个实践学习的过程才能较好的掌握。下面罗列了部分开发设计工作中需要关注的问题,但还未覆盖全貌。



写在最后

上述是看这本书的一点点个人感受,书中内容远比这些更为详实全面。相信广大读者都能从这本书中有所收益。日前还在一场直播活动中与本书作者-林春老师连线互动,也谈到了写这本书幕后的点点滴滴。笔者与林老师同龄,深知作为中年人的诸多不易。为林老师为此书的出版所付出艰辛努力,感到赞赏与钦佩。最后,引用书中附签的一段林老师的话送给各位:

    

    三年磨砺一剑精,

    常伴晓月送残星。

    莫笑攻坚繁霜鬓,

    心如铁石志愈明。




文章转载自韩锋频道,如果涉嫌侵权,请发送邮件至:contact@modb.pro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墨天轮将立刻删除相关内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