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jmap命令
Jmap是一个可以输出所有内存中对象的工具,甚至可以将VM 中的heap,以二进制输出成文本。打印出某个java进程(使用pid)内存内的,所有‘对象’的情况(如:产生那些对象,及其数量)。
使用方法 jmap -histo pid。如果使用SHELL ,可采用jmap -histo pid>a.log日志将其保存到文件中,在一段时间后,使用文本对比工具,可以对比出GC回收了哪些对象。jmap -dump:format=b,file=outfile 3024可以将3024进程的内存heap输出出来到outfile文件里,再配合MAT(内存分析工具)。
64位机上使用需要使用如下方式:
jmap -J-d64 -heap pid
2、命令格式
l jmap [ option ] pid
l jmap [ option ] executable core
l jmap [ option ] [server-id@]remote-hostname-or-IP
3、参数说明
1)、options:
l executable :产生core dump的java可执行程序;
l core 将被打印信息的core dump文件;
l remote-hostname-or-IP 远程debug服务的主机名或ip;
l server-id 唯一id,假如一台主机上多个远程debug服务;
2)、基本参数:
Ø -dump:[live,]format=b,file=<filename> 使用hprof二进制形式,输出jvm的heap内容到文件=. live子选项是可选的,假如指定live选项,那么只输出活的对象到文件.
$jmap–dump:live,format=b,file=aaa.bin 3772
53.redis的持久化
rdb和aof
触发rdb快照
1 在指定的时间间隔内,执行指定次数的写操作
2 执行save(阻塞, 只管保存快照,其他的等待) 或者是bgsave (异步)命令
3 执行flushall 命令,清空数据库所有数据,意义不大。
4 执行shutdown 命令,保证服务器正常关闭且不丢失任何数据,意义...也不大。
通过RDB文件恢复数据
将dump.rdb 文件拷贝到redis的安装目录的bin目录下,重启redis服务即可。在实际开发中,一般会考虑到物理机硬盘损坏情况,选择备份dump.rdb 。可以从下面的操作演示中可以体会到。
rdb的优缺点
优点:
1 适合大规模的数据恢复。
2 如果业务对数据完整性和一致性要求不高,RDB是很好的选择。
缺点:
1 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不高,因为RDB可能在最后一次备份时宕机了。
2 备份时占用内存,因为Redis 在备份时会独立创建一个子进程,将数据写入到一个临时文件(此时内存中的数据是原来的两倍哦),最后再将临时文件替换之前的备份文件。
所以Redis 的持久化和数据的恢复要选择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执行是比较合理的。
AOF
AOF :Redis 默认不开启。它的出现是为了弥补RDB的不足(数据的不一致性),所以它采用日志的形式来记录每个写操作,并追加到文件中。Redis 重启的会根据日志文件的内容将写指令从前到后执行一次以完成数据的恢复工作。
从配置文件了解aof
打开 redis.conf 文件,找到 APPEND ONLY MODE 对应内容
1 redis 默认关闭,开启需要手动把no改为yes
aof的优缺点
优点: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更高
缺点:因为AOF记录的内容多,文件会越来越大,数据恢复也会越来越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