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图片
暂无图片
暂无图片
暂无图片
暂无图片

云端争霸,阿里、华为谁是赢家?

我的极刻 2022-02-21
160



“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东南四五峰”,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云一直是美好意象的化身,寄托了人们的无数美好想象。到了现代社会,云又有了新的含义。除了物理意义上的云层,云也成为线上托管与存储服务的代称。个人云、企业云、公共云、私有云、混合云,数字化时代,云成为互联网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 物理意义上的云层


云服务看起来不起眼,背后却蕴含了巨大商机。在国外,亚马逊与微软两大巨头提供了绝大多数云端服务,企业、个人、政府机构都可以享用他们带来的优质服务。凭借云服务市场上带来的巨大收益,微软、亚马逊市值暴增,亚马逊市值突破 1.5 万亿美元,微软市值甚至突破 2 万亿美元。


▲ 云服务


在国内,云服务市场同样竞争激烈。大公司有阿里云、华为云与腾讯云,小公司有青云科技、金山云等等,他们都在不断扩大用户规模,试图获得更大的增长空间,成为下一个微软、亚马逊。




“云”即是未来


云服务一词,听起来难以理解,很多人都听说过“云”,可并不知道“云”如何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确切地说,“云”并不是一个有形实体,而是一个抽象产物。一切存储在线上的文件,都可以说是存在云端。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百度云网盘就属于云端存储的一部分。我们的文件不会保存在本地端,而是存储在所谓的云端,且可以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存储、操作与管理数据。



在云服务中,百度网盘等网盘业务属于公有云。具体过程为百度在自己的厂房搭建巨大的服务器,部署了一片云,我们开通百度云账号就相当于在百度云中分割出一小片云空间,用于存储修改文件。


个人需要云,企业自然也需要云,当企业业务达到一定数量时,需要租用云服务器处理数据。传统科技公司都拥有不少服务器,用来存储公司大量数据信息,然而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速与数据量都有了飞速提升,老式服务器难以满足企业需求。



于是乎,云服务器就此诞生。云服务器包括拥有高灵活性、可扩展性与高性价比,科技公司就此告别物理平台,数据计算与存储直接在云端进行,虚拟平台相应终端就能完成数据备份、迁移与扩展。


某种意义上,亚马逊 AWS、微软 Azure、阿里云、华为云都可以理解为云服务器。他们为企业、政府机构提供基础云服务,科技企业不用再担心服务器问题,基础云服务商也挣得盘满钵满。



看到这里,可能还有不少小伙伴觉得云服务虚无缥缈,那么小黑只能说大家太小看云服务对生活的影响了。以比较常见的 iCloud 服务为例,长期使用亚马逊云服务平台 AWS 与微软 Azure 云服务平台。表面上我们用的是苹果提供的云服务,其实背后都是亚马逊与微软在提供服务。


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同样离不开云服务。比如我们平时在淘宝、天猫购物,其网站数据全都基于阿里云;再比如春运期间买火车票用的 12306,其余票查询业务就由阿里云等公共云平台提供;再比如工商银行提供的线上服务,核心数据与计算全都由华为云提供。


数字化时代离不开云,随着我国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云端经济确实拥有非常大的想象力。




从 IOE 到阿里云

 

云计算领域,AAA 占据了行业的顶点。这里的 AAA,指的是三家以 A 开头的云服务,分别是微软的 Azure,亚马逊的 AWS 与阿里的 Aliyun。IDC 数据显示,2020 年全球 IaaS 市场达到 671.9亿美元,同比增长 33.9%。AWS、Microsoft Azure、阿里巴巴、Google、IBM位居市场前五,共同占据 77.1% 的市场份额。



阿里云之所以有今天的地位,离不开阿里巴巴集团快人一步的嗅觉。早在 2009 年,阿里云便宣告成立,2012 年就已经全面进入商业化阶段。


本世纪头十年的科技公司,离不开 IBM 的小型机、甲骨文的数据库与 EMC 存储设备,三者合成 IOE。长久以来,三家公司凭借绝对的市场垄断地位,每年获取大量利润。由于其不可替代性,一般企业在 IOE 面前完全没有议价权。


当年的阿里巴巴,淘宝系应用每天产生大量数据,每年向 IOE 支付的数据管理费用是一个不小的开支。为了节省成本,也为了自主可控,阿里需要一个系统级技术解决方案。于是阿里提出低成本、线性可控、去中心化的技术路线,以 PC Sever 替代小型机,用 MySQL 与自研数据库替代甲骨文数据库,用中低端存储替代 EMC。



其中,MySQL 与自研数据库采用的就是云计算解决方案,阿里云也接着这股东风发展起来。后来,阿里发现个人创业者也需要云端数据服务,于是阿里将服务于淘宝体系的个人与创业公司全部迁移到阿里云上。以此为模板,摸索出一套服务于创业者的产品线,具备着多种的解决方案。直到现在,阿里云还是在云应用层面最为丰富的企业。



如今的创业者,开发 App 几乎首选阿里云。在阿里云开发者平台,拥有 47973 条产品文档与常见问题解答内容;在阿里云大学,有一整套学习课程,涵盖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IoT、编程语言等。简而言之,阿里云平台拥有便捷、安全稳定、低成本等诸多优势,云上开发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创业者的首选方式。




四家争霸格局形成


阿里云诞生的经历可以说是不少云计算企业发展的缩影。国外的亚马逊、微软、谷歌,国内的腾讯,起初云计算服务都是由于自家产品的需要。后来随着云计算生态的形成,逐渐开始对外开放。



以腾讯云为例,起初是为了应付 QQ、微信与日俱增的数据,后来随着游戏、直播、小程序的火爆,腾讯云开始受到腾讯的重视,开始在云服务领域发力。根据腾讯 2020 年财报显示,腾讯云在游戏行业市占率第一,视频云解决方案市场份额位列行业第一。整体而言,腾讯在 IaaS 基础设施云服务领域位列国内第二。


数据显示,中国公有云 IaaS 市场份额前四依次是阿里云(40.6%)、腾讯云(11.0%)、华为云(11.0%)与中国电信(8.7%),市场呈现四家争霸格局,排名前四的服务商市场份额超过 70%。



在四家服务商中,阿里云起步最早、经验最足,服务类型最为全面。腾讯云重点发力游戏云、政务云与金融云。政务云市场,腾讯早期靠低价中标,2017 年曾以 1 分钱的报价中标厦门政务云,从而打开政务云市场。金融云领域,腾讯云拿下四大行中的三家,成为金融云的最大赢家。



排名第三的华为云,发展思路略有不同。华为云是唯一一家提供端到端的云计算平台,从底端的硬件到虚拟化的软件,全部由华为自主研发,因此在安全性上拥有更高的等级。在用户类型上,华为云偏向国有单位以及对安全性要求较高的企业。



至于排名第四的中国电信,可以算是云计算领域的老兵。早在 2012 年 3 月,中国电信便已成立云计算公司,集约化统领中国电信全网包括 IDC、CDN 等在内的广义云业务。



中国电信拥有世界最大的 IP 骨干网,可以为旗下天翼云提供迅捷的网速服务。目前,中国电信云计算公司已经打造出完整的云计算生态环境,服务政府、企业和公众,全面提升社会信息化水平。




综合而言,云服务可谓是互联网时代的基础设施。无论是科技类企业还是生产类企业,几乎都离不开云服务。云计算是一种生产工具,工具化的应用可以提升生产效率;云计算也是基础设施,它将与水、电、宽带一样,成为无处不在的社会公共资源。

 

云上的竞争已经拉开帷幕,阿里、华为、腾讯、中国电信将与亚马逊、微软一起,共同竞争这一块大蛋糕。至于谁将能成为最终大赢家,我们拭目以待。

 


图源:pixabay、阿里云、谷歌



推  荐  阅  读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喜欢这篇文章就点这里


文章转载自我的极刻,如果涉嫌侵权,请发送邮件至:contact@modb.pro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墨天轮将立刻删除相关内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