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图片
暂无图片
暂无图片
暂无图片
暂无图片

技术|openGauss Developer Day 2022体验

DigOps 2022-07-15
386

opengauss 2020年6月开源,距今已经两年了,在7月14-15日,由openGauss社区发起并举办面向数据库开发者的年度技术盛会。很荣幸,我也受邀去现场膜拜了一下。

这次体验,我也简单的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绪,从opengauss本身和opengauss生态两点说起。

1.opengauss

1.1 3.0时代

opengauss现在已经来到了3.0时代,最大的亮点是支持多种存储引擎、提供主备双机以及AI智能化几个方面。不但在单机上有了突破,在分布式方面也与shardingsphere有了合作和适配,使用16个鲲鹏920 节点组网完美sharding性能>1000万tpmc。

1.2 开源许可证

对于一些技术细节,这里不表。只是单纯的从开源角度来看待,开源的主流数据库使用的开源许可证如下:

序号主流开源数据库(RDBMS)开源许可证
1PostgreSQLBSD
2MySQLGPL
3opengaussMulan

以下是从网上摘录的图片,说明了这些许可证的宽松程度,而上述三种数据库的由宽松到限制依次为:opengauss > PostgreSQL > MySQL. 更进一步说,如果想基于开源的数据库做商业化产品,那么opengauss是最宽松的,然后就是PostgreSQL。


图片来自于网络

图片来自于网络


1.3 值得期待的3.1

在开发者会上,透露了opengauss将在9月份发布openGauss 3.1。之所以值得期待,是将推出openGauss工具套件,实现一站式可视化开发运维平台,主要包括数据库开发工具Database Developer和数据库运维工具Database Manager。换句话说,下一个版本的开源力度更大了,已经不是内核开源那么简单了,进一步扩展到了数据库运维层面。

此外,openGauss 3.1版本还围绕产品架构进行全方位创新,包括引擎插件化架构、内核可观测架构、资源池化架构和数据安全架构的四大创新。

●引擎插件化架构:将大幅提升对异构数据库兼容,降低客户数据迁移难度。

●內核可观测架构:可以解决企业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可观测和可诊断的数据库运维核心痛点,实现极简运维。

●资源池化架构:基于加速组件实现的资源池化架构,达到数据库事务处理性能新高度。

●数据安全架构:不但支持纯软安全架构,还支持TEE软硬协同安全,全面支持国密法,符合数字安全法规要求。

这四大创新,每一项都比较震撼,引擎插件化可能不那么新鲜,毕竟pg和mysql原生就支持。但这也恰恰说明了opengauss在功能上快速的完善;内核可观测架构,这是所有搞技术都喜欢的内容,对故障、性能的排查定位可算是利器,现场opengauss社区也做了演示,虽然demo简单,但却直观清晰,让人期待;资源池化架构,这是目前很多数据库厂商都在做的方案,让存储、计算分别池化,且能做到存算分离,未来除了大型业务上到分布式上,对于中小型业务来说,这种架构是一个很好的归宿;数据安全架构,一站解决了国密问题,但性能上是打问号的,能否用的起来,还得看实际表现。

2. 生态

一个数据库能否发展起来,生态决定其未来,在当下被Oracle、MySQL、PostgreSQL几大生态包揽的情况,opengauss想突出重围有多难,可想而知。唯有用行动、用真诚来打动用户,在3.0问世以及即将到来的3.1版本,足见opengauss的诚意了。

opengauss的开源赶上了国产化的热浪,这是一次机遇,相信借着这股热浪,opengauss的生态能够更快的在国内建设起来。形成我们国家最大、最强的开源数据库社区。

这里也需要做出一点说明,我们也不要一直抓着opengauss基于PG这一说法不放,华为也很坦诚说了其基因,但这么多年了,opengauss的技术发展早已脱离了PG的影子,而且技术不可能非要做完全脱离,去其糟粕,留下优点,再不断的去升华,这不就是我们想要的和建设的么!

礼品

最后晒一下收到的现场礼物,虽然我只是一个小人物,但我仍然很珍惜能参加这次的活动!

  • opengauss纪念短袖


  • opengauss纪念书籍


  • 海量数据的收纳包(感谢海量数据的邀请,wastbase g100已在信创名录,opengauss的重量级生态伙伴!!!


  • 东方通的礼品,最后拿了礼品却没听上,略有遗憾。



文章转载自DigOps,如果涉嫌侵权,请发送邮件至:contact@modb.pro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墨天轮将立刻删除相关内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