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代了
提起国产数据库
估计很多人依然是这样的印象
↓
他们有的把分布式数据库打造成“网红”
在PK擂台上,以数倍指标完胜国外对手
有的则深扎传统领域的关键业务场景
一步一步虎口夺食,完成国产化替代
这里 ,我想举个“特别”的例子
在数据库领域
有一个长期被国外巨头垄断的核心技术
甚至被誉为
数据库皇冠上的明珠
↓
数据共享集群
这项技术有多重要呢?
这么说吧
为什么在大B行业中
“数据共享集群”的采用率如此之高?
我们从头来捋捋
↓
虽然这些年,大数据概念很火
但承载企业级关键业务的
仍然是结构化数据
ERP啦、CRM啦、各种生产交易系统啦
最终还是要靠关系型数据库来扛
↓
“数据库”性能出现瓶颈
想提升性能一般有两条路
纵向扩展和横向扩展
↓
纵向扩展,就是升级到更强的“傻大粗黑”
但这种“硬钢”的方案,现在大家都不喜欢了
毕竟单个机器的性能再牛也有尽头
于是,横向扩展就成了主流
↓
如今爆红的分布式数据库
就是这样的方案
分布式关系型数据库
是伴随着互联网公司的业务成长起来的
架构与集中式数据库相比是颠覆性的
对没有历史包袱的创新业务很好用
所以,对于广大行业客户来讲
要想提高数据库的性能
他们会首选“数据共享集群”
不仅获得了性能扩展
可靠性也大大增加了
↓
共享存储数据库集群,允许多个数据库实例同时访问、操作同一数据库,具有高可用、高性能、负载均衡等特性。
也就是把几台数据库服务器并联到存储上
物理连接的确灰常简单
但是一涉及到关系型数据库、事务处理
涉及到ACID四大法则
再想想万万不能出岔子的交易级业务
结果,就怂了了了
真相就是,这种“数据共享集群”
非!常!不!简!单!
在过去长达十年的时间里
都被国外巨头垄断着
因为,要实现数据共享集群
必须攻克三大技术难点
❶难点:缓存融合技术
又称缓存交换(cache fusion),是共享存储集群的技术核心,其用途是把共享存储集群中所有的数据缓存实现全局共享,被集群中的所有节点可访问。
通俗讲,从其他节点缓存中读取数据,比从存储硬盘中读取要快,“缓存融合”就是保证各个节点间的缓存可以共享,并被优先访问,同时又不引发访问冲突。
❷难点:故障处理技术
❸难点:共享存储管理技术
除这三座大山之外,还有很多技术细节
比如多副本并发控制、封锁管理、闩管理等等
总之,做数据库很难
做数据库共享集群就是难上加难
然而,在过去12年中
有家中国数据库企业一直死磕这项技术
国产的“RAC”,长什么样子呢?
▼
按照我的理解能力
只能画成这样了
我们重点来讲讲有啥特色吧
▼
❶
在需要更高吞吐量时
节点可以快速横向扩展
❷
遇到数据库灾难时
实时副本同步,数据零损失
不止RPO=0
也强调故障恢复时间(RTO)
DMDSC能够做到
恢复故障10秒~30秒的速度
在两地三中心超级容灾上
该国产数据共享集群可以向用户
提供从50公里级到1000公里级的
RPO接近于0的超级容灾
❸
底层数据库扩展
无需对上层应用进行修改,实现无感
完全重写了一套共享文件系统
适配各类集中存储系统
❺
在平台支持上
实现对主流CPU全面兼容
……
讲到这里,想必大家已经猜到了
我们说的这个DMDSC,就是
达梦数据共享集群
在高可用集群领域,打了翻身仗
十余年死磕这款产品的公司就是
↓
标签一:自主创新、攻克核心技术
↓
达梦公司正式成立于2000年
但达梦数据库的底蕴,却有足足40年
2020年底
达梦召开新品发布会,展示最新成果
↓
一口气发布了
四款自主研发的国产数据库新品
震惊业界
达梦人深知
不仅要拿下数据库皇冠上的明珠:DMDSC
还要拿下整个皇冠
↓
在自主创新、死磕核心技术的理念下
达梦已经成为一家
全栈数据产品与解决方案商
标签二:“国产数据库、信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