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链圈”与“币圈”
最近两起新闻引起大家关注,一则:金色财经、币世界、大炮评级、火币资讯、深链财经等多个区块链媒体公众号晚间均显示账号违反相关规定,已被责令屏蔽所有内容并停止使用。另一则:北京市朝阳区金融社会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已于8月17日面向商场、酒店、宾馆、写字楼下发《关于禁止承办虚拟币推介活动的通知》。这对从事区块链技术推广是件好事,只有“币圈”消停下来,“链圈”才能健康成长。在谷歌中搜索“区块链”,就会发现从2017年底到2018年初“区块链”在中国炙手可热(见下图),在近两个月,已经变得平稳,区块链技术发展与实践需要一个理性与务实的市场环境。
2区块链应用场景一些思考
区块链技术已基本就绪,大家都在积极实践其应用场景,目前还没有出现直击用户痛点的刚需应用。需要不同行业不同区域的企业合作探索,无论公有链还是联盟链都要去大胆尝试,交流经验,小步快行。
笔者看到一个“价值溯源”的区块链场景,通过区块链记录整个产业链过程中货物经过每个环节增加的成本(也就是参与方的利润),一清二楚,出发点很善良,但会革掉产业链的命,创新也不能违背市场经济运行基本规律,这个场景落地真有点不靠谱。
“食品溯源”是大家最喜欢谈的经典场景,但会碰到一个棘手的问题,实物资产(线下)转换为虚拟资产(线上)的可信问题,就是食品数据上链过程中如何保证食品的真实性?实物资产与虚拟资产之间这堵墙很难逾越,需要线下面对面的监督,目前还没有合适的技术手段来保证。从“食品溯源”场景不难发现,区块链更适合存储和交易虚拟资产,虚拟资产的创建、流转与销毁都在数字环境中操作,属于全链操作,区块链对信任问题全覆盖。由于虚拟资产的天然数字属性,围绕虚拟资产设计的区块链场景更容易落地。
近几年互联网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数字业务转型的推进,社会经济形态已发生变化(见下图),人们的关注点已从“占有产品”转移到“使用价值”,因此促生出共享经济和通证经济。共享经济大家已经熟知,到底什么是通证(token)经济?举个例子说明,譬如:我们对实体资产有四种权益,包括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与处置权,这些“权益”可以作为虚拟资产定义为Token在区块链上创建、发行和流转,并且链上的“权益”流转是通过智能合约在操作,保障了“权益”的可信和安全,类似例子也很多,如资产证券化ABS、积分等。基于通证经济模式的业务场景是区块链落地路径之一。
谈虚拟资产必涉及虚拟经济,对虚拟经济的理解以及与实体经济的关系目前还存在着分歧,从长远看,实体经济占比将会逐渐变小,而虚拟经济占比会不断扩大,那么区块链应用前景就是蓝海,而不是挤在实体经济的应用场景中。就在三百年前,农业活动几乎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而现在中国GDP中农业占比不到8%,美国和日本甚至只有2%,未来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实体经济会像现在的农业一样,不再是人类活动的主体。未来数字世界中区块链是基础设施,这不是诗和远方。
3甲骨文,区块链征途中最佳伴侣
靠谱的合作伙伴:
甲骨文已与全球不同行业客户在区块链项目上展开合作,提供业务咨询、探讨业务场景和分享行业案例
快速的区块链技术平台供应:
甲骨文是企业级区块链PAAS平台供应商,一键开通区块链服务,让您专注于区块链业务场景设计、实施和运营。
中国本地研发团队全力支持:
甲骨文区块链平台全球研发团队设在北京研发中心,为中国客户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

作者简介
李永锋,甲骨文PaaS专家团队资深咨询顾问,专注于甲骨文区块链、应用集成及相关产品的架构解决方案。具有20+年的银行、保险、第三方支付行业的企业IT架构咨询及相关技术解决方案经验。您可以通过yongfeng.li@oracle.com与他联系。
扫描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
快速预约精选云解决方案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