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图片
暂无图片
暂无图片
暂无图片
暂无图片

如何验证“国产”数据库是否真的国产?

twt企业IT社区 2022-12-20
1116

来自社区会员 @wangzk0206 scrcu 数据库管理员 的分享:

如何验证所谓的国产数据库是否真的国产?
银行国产数据库技术路线选型,针对国产数据库,那我们如何知道它是否是真的“国产”,我们该如何去验证它呢?如何知道它的国产化水平呢?我把我能够想到的抛砖引玉出来供各位参考,也希望各位能够补充。
1. 研发人员数量。一款好的产品,研发人员的数量绝对要足够,否则根本研发不出好的产品,但是多少算充足,需要评估了。
2. 售后服务团队支持人员数量。一款好的产品,没有足够的售后团队也是白扯。但售后工程师的技术水平需要考虑进去,滥竽充数的太多。
3. 代码自研率或者研发掌控率。这个不好衡量,但是可以参考。
4. 第三方支持公司工程师、通过培训证书认证的人员数量。成熟的产品必然要有广大的支持人员,以及喜欢它的人员及外部企业的支持。
5. 如果是用的PG线、MySQL线,就需要知道他们对内核的改动百分比,升级是否还需要依赖这两款产品,还是可以独树一帜。


以上内容来自社区一位会员的分享,针对他的观点,社区会员纷纷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和实践经验,现将发言整理于此。

本文所有内容来自社区会员观点,不代表社区立场,欢迎更多同行来社区进行技术探讨和分享,希望观点碰撞能够为大家提供多角度的参考。

wangmingjie01 某集团财务公司 系统工程师:
这个要看自身的能力水平吧。比如我们公司技术能力薄弱,DBA都是外包的,想做POC都没那能力。所以我们先选几家比较出名的头部进行调研,同时问各家对友商的评价以及友商的技术路线。再调研了多家以后,基本上各个友商的发家史、黑历史都摸清楚了,哈哈。

@pysx0503  系统工程师:
这个问题好,不过好像确实难验证,而且数据库和操作系统本质上好像都是在仿国外的东西或者开源基础上的改进,怎么算是真正国产的呢?好像也不太好定义。信创之路还是很漫长的。

@jillme jollytech CIO:
国产数据库,看如何定义了。当然100%的代码都是国产的,可以说是国产数据库,此外,我认为源码开源,国人可修改,会修改,有在上面的基于核心的二次开发的也可以算国产数据库。
现在很多数据库都是在国外开源数据库上进行了二次开发,这个需要看开发的内容,例如PG MYSQL,开发了很多插件,我认为不算国产数据库,最多是开源数据库二次应用。
GaussDB(openGauss),也是在PG上的进行少量包装,核心层没有变动,增加了很多监控和事物一致性的,最多算半国产。
真正国产的数据库,关系型的且有较大应用基础的 ,现在还没有发现有。究其原因,我认为还是思想问题,自研不如买,买不如抄。国家政策去IO,因为之前都是买,没有积累,又为了赶工,全部变成了改写国外开源的数据库。用的简单,改的不大。
这个思想不改变,中国将永无自主完全知识产权的国产数据库。有的只是插件数据库。

@yata52 中国人寿财险 数据库管理员:
个人认为这个话题可以分成如下两个子问题:
1、真"国产"的判断标准?
回到我们去做替换的本质,就是国产数据库厂商在技术断供、封锁的情况下,依然有能力且合法的提供原有服务。
2、如何验证?
作为用户去验证确实有一定难度,只能通过外部指标去侧面验证。除了大家提到的指标,再补充2个参考指标:股权占比中外资的比例、信通院的认证情况(或者其他对代码自主率有考察的认证)。

@mornsky 某银行 研发工程师:

我觉得是否国产,无论是PG线、MySQL线,还是纯自研线,只要真正掌握全面技术,能不断地做升级改选,有充足的技术支持,并大力推广,都可以算作国产。国产软件也可以站在巨人肩膀上,我也推荐这种方式,并不一定非得重新从零开始。

@cpc1989  某保险公司 存储工程师:

个人观点供参考,这个问题不能仅仅从数据库这个技术点去考虑,还要结合自主可控的技术生态体系一起去做判断:
1.所选用的数据库产品自身是否自主可控:是否是完全独立知识产权,技术上完全可控,这种自然是无异议的;但是自主可控不是意味着技术封闭,那些融汇了开源技术、一定程度上也引领了开源技术的发展、而不是完全照搬开源的技术产品,也同样是自主可控的,也是真“国产”。
2.所选用的数据库产品是否支持融入其他自主可控的软硬件技术生态体系:这点也及其重要,能适配我国自主IT标准,能融入自主可控技术生态体系 ,是国产化水平又一重要体现。

@cnblockchains 上交所技术 数据库管理员:

可以关注下该数据库的专利跟论文数,这个一定程度上能反映一个数据库软件研发跟自主可控的水平。

@myciciy 某金融科技公司 IT顾问:
贴几张图片,供参考:

@李英杰 烁林软件 数据库技术专家:
如何验证一款数据库是否真的国产,我觉得个人或者一个机构很难评判,包括宣传的研发人员数量是否有水分,代码的自研率等等都很难判断。谈到国产,不得不提到自主可控这个词,我觉得评判一个数据库是否是真的国产,不用纠结于是否在MySQL、PG等开源数据库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产品,还是全代码自研,只要做到了自己对产品的可控,最终做到不依赖于国外厂商和开源组织,充分吸收国外数据库和开源数据库的架构,代码等经验,做出自己的产品,在此基础上不断的优化、创新,经过市场的检验,最终做到自主可控的自己的国产数据库,不在受制于国外厂商,不再看国外厂商的脸色,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匿名用户:

取决于你如何定义“国产”。国内市场真正自研内核的,据我所知,只有TiDB和OceanBase两款产品,其它多数基于MySQL和PostgreS+中间件的形式研发。华为高斯也是源自PostgreS。

@lulihuan1987 张家港行 数据库管理员:

目前主要是纯自研和基于开源数据库两类,纯自研主要以TiDB和OB为代表属于国产数据库,基于开源的如果有中国数据库研发公司二次开发的,也是国产数据库。

@lych370  系统运维工程师:

真正国产的数据库在全国来说应该是屈指可数,所以除了个别,一般宣称的基本都是开源数据库的二次开发。目前听说完全底层化国产的数据库只有润乾,包括整体架构思路。即使阿里的OceanBase好像都是基于Oracle的技术做的定制。当然具体真实情况还需要去具体探究,目前个人了解的情况就这么多。

@ostrich  系统架构师:

这个问题的本质不是讨论谁是真的国产,而是特殊时代背景下怎么给国产下定义才能说得过去。

@匿名用户:
有必要验证么?不如考虑怎么选一家服务能力靠谱的。

@zhanxuechao 数字研究院 咨询专家:
看其系统架构、sql解析步骤以及优化器等核心内容的实现逻辑。

@wangzimingsq88 本钢矿业公司 软件开发工程师:
很少数据库是国产的,大部分数据库都是国外的,或者是套用国外的。可以查看数据库的品牌, Oracle 55%、DB2 19%、MySQL 13%、PostgreSQL 6%,其他7%。国产数据库只有7%,而且很多国产数据库是基于美国数据库进行二次开发的。

@libai21 海通证券 软件架构设计师:
关于国产这个事情,我一开始也很纠结。后来接触多了,发觉也没那么重要了。还是关注产品是否好用吧。数据库这个东西还是有些技术含量的,从0开始真的很难,都是站在巨人肩膀上。至于站在谁的肩膀上,这个肩膀有多高,其实没那么重要。
对以上内容,您怎么看?
欢迎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到原帖与大家探讨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以到原文下留言交流

觉得本文有用,请转发、点赞或点击“在看”,让更多同行看到


 资料/文章推荐:

点击阅读原文关注社区  “数据库”技术主题 ,将会不断更新优质资料、文章,您也可以前往提出疑难问题,与同行切磋交流。地址:https://www.talkwithtrend.com/Channel/597

本文是社区原创内容,如无授权请勿转载

下载 twt 社区客户端 APP


长按识别二维码即可下载

或到应用商店搜索“twt”


长按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本公众号所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社区立场

文章转载自twt企业IT社区,如果涉嫌侵权,请发送邮件至:contact@modb.pro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墨天轮将立刻删除相关内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