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什么是数据库?
简单的说,数据库(英文Database)就是一个存放数据的仓库,这个仓库是按照一定
的数据结构(数据结构是指数据的组织形式或数据之间的联系)来组织、存储的、我们可以通过
数据库提供的多种方法来管理数据库里的数据更简单的形象理解。
1.2 数据库的种类
早期比较流行的数据库模型有三种,分别为层次式数据库、网络式数据库和关系型数据库。
而在当今的互联网中,最常用的数据库模型主要是两种,即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
1.3 关系型数据库介绍
(1)关系型数据库由来
网络数据库和层次数据库很好地解决了数据的集中和共享问题,但是在数据独立性和抽象
级别上仍有很大欠缺。用户对这两种数据库进行存取时,依然需要明确数据的存储结构,
支出存储路径。而关系数据库就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些问
(2)关系型数据库介绍
关系型数据库模型是把复杂的数据结构归结为简单的二元关系(即二维表格形式)。
1.4分布式数据库与面向对象数据库
分布式数据库是数据库技术与网络技术相互结合的产物,他的重要特性就是数据分布的透明性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用户不需要关心数据的逻辑分布,更不必关心数
据的物理分布
面向对象数据库是数据库技术与面向对象设计方法相结合的产物。在这一新型的数据库系统中
,任何被开发的应用都成为对象目标库的一部分,由开发者和用户共享。
4.2数据模型
4.2.1数据模型的基本概念
数据模型:三要素(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约束条件)
两个层次(概念模型、结构模型)
1>概念模型一般采用实体-联系(E-R)的方法来表示其中实体用矩形表示、属性用椭圆表示、联系用菱形表示。
4.2.3 常用的数据结构模型
1.层次模型:数据库系统中最早出现的数据模型,其实质是一种有根节点的定向有序树
数据操作有插入、删除、修改、索引
典型系统:IBM公司的IMS(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2.网状模型:用网状结构来表示实体类型及实体之间联系的数据模型
3.关系模型:用表格形式结构表示实体类型及实体之间联系的数据模型
4.面向对象数据模型:核心概念包括对象和对象表示、封装、对象的属性、类、类层次以及继承。
数据库系统结构
4.3.1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
从内向外依次:内模式、模式、外模式。
内模式:也称为存储模式,他是数据物理结构和存储结构的描述,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内模式
模 式:又称逻辑模式,是数据库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
外模式:又称子模式或用户模式。数据库用户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
4.3.2数据库的两层映像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是对数据的3个抽象级别,它把数据的具体组织留给DBMS管理,使用户能逻辑地抽象地处理数据,而不必关心数据在计算机中的具体表示方式与存储模式。为了能够在系统内部实现这三个抽象层次的联系和转换,数据管理系统在这三级模式中提供了两层映像:
· ·外模式/模式映像
· ·模式/内模式映像
正是这两层映像保证了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能够具有较高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
4.3.3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
1.单用户结构:不同计算机之间不能共享数据
2.主从式结构:一个主机带有多个终端
3.分布式结构:数据库中的数据在逻辑上是一个整体,但是分布在网络中的不同物理节点上,每个物理节点都可以存取和处理本地或异地数据库中的数据
4.客户/服务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