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下半年来,FATF及其区域组织先后发布多项报告涉及新技术在反洗钱的应用,指引业界践行反洗钱智能化风险管控的道路。一方面,反洗钱的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如利用新冠疫情实施的新型诈骗、以及监测识别税务犯罪、行踪诡秘的虚拟资产洗钱等。另一方面,犯罪一案一模式、风险管控全链路、情报价值提炼和传导等内部需求,都对义务机构的反洗钱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数字金融带来
反洗钱运营成本的指数级增长
我国反洗钱工作迅速走过“整章建制”后,全面进入以风险为本的“交易监控+人工甄别”实操阶段。现阶段的企业反洗钱系统将交易监控与专家经验融合贯通,较好适应了洗钱风险识别管控点多面广、犯罪及手法专业隐蔽、管理链路长等特点,但在持续运营维护中需要大量人力成本,如动态跟进新型的研究,总结洗钱犯罪模式和手法,评估调整和优化监控规则,沉淀和持续维护专家审理经验,情报价值的提炼、撰写和传输等。
互联网和数字化革命推动金融业的发展,使得服务效率更高、资金交易更快、产品更丰富,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的交易量和更复杂的资金模式,与洗钱犯罪在活跃度和复杂度上相互叠加,使反洗钱管理和人工运营成本呈现指数级增长的趋势,成为业界普遍面临和亟待解决的实操挑战。
以“可信人工智能”
为依托的反洗钱解决方案
经济金融数字化快速发展,带来了大数据处理、人工智能和图计算等数字处理技术的成熟和广泛应用,为反洗钱工作中全链路跟进犯罪手法、动态优化调整策略、快速沉淀专家经验、开展风险对抗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设施和解决方案。
同时,企业反洗钱工作的金融犯罪情报价值提炼与撰写和传输、保障人工智能应用及自动化决策过程的透明度和结果的公平公正,使人工智能更“可信”,是现如今全球监管部门的重点关注方向,也是蚂蚁建设反洗钱智能化风险管控道路上务必重视和切实解决的挑战。
为此,在专业化上投入科技智能、在全链路上寻找技术解决方案、在全流程中提升运营透明度,成为蚂蚁反洗钱智能建设的“三大支点”。
“可信AI”加持下的
蚂蚁反洗钱智能科技案例
1.【专业化识别洗钱犯罪】——图计算技术应用
洗钱犯罪分子擅长通过多重、关联、复杂化交易隐匿痕迹资金链路。因此,通过学习和总结多类洗钱行为和相关上游犯罪特征,最大限度综合客户行为、交易数据及其支付环境等多维特征化数据,快速有效识别疑似洗钱行为,是反洗钱的工作基础。
对此,蚂蚁反洗钱基于图特征工程等技术流程,使用AI实现对洗钱行为特征多维度地、自动化地识别和提取,支持技术专家在评估、建设和优化可疑交易监测规则时,做出更快、更准、更全面的分析判断。
同时,针对洗钱犯罪善于运用多重、关联、复杂化交易的特征,在可疑监测和审理中运用图计算技术,可快速识别关联交易及其多重、复杂链路上的用户及交易,在犯罪团伙识别和风险稽核方面大大提升了效率,更为完整地还原整个犯罪模式和洗钱链路。
2.【全链路生成情报价值】——基于可解释性学习与可视化分析技术
可疑交易报告是反洗钱情报主要载体和媒介,也是衡量反洗钱有效性的重要标尺,需要大量专家经验、调查逻辑、证据链为支撑,因此成为反洗钱专家经验和人力成本投入的“重灾区”。
可疑交易报告是蚂蚁反洗钱技术投资的重点之一,主要包括两大能力建设方向。
一是关键证据的数据提取。通过流批一体技术,可实现对长周期的异常信息/事件/交易抽取、以及可视化审理能力,在交易时序分析、异常特征判断、犯罪团伙角色布局等方面建设起自动化产品能力,可有力支持到案件定性、专家审理和证据及稽核逻辑结构化展示等方面。
二是智能辅助报文。针对可疑稽核提取的异常特征,投入专家经验建设风险特征知识库、进行特征编码。应用可解释性学习算法,在特定案例审理中抓取风险特征进行逻辑编排、变量信息填充、风险描述智能推荐等,基于自然语言生成(NLG)能力的报告草稿,再经专家调整和审核即可生成一份逻辑严谨、特征突出、依据充分的可疑交易报告,将传统可疑交易报告撰写过程中高度重复、不可控、难以沉淀等专家人力问题,用智能化的手段取代。
3. 【持续提升运营透明度】——可信AI加持风险分析和评估
其三,风险策略分层和精细化运营。基于人工智能对洗钱风险的精细刻画和多维分层,借助交互式风控、交易和产品服务额度管理等洗钱风险柔性、个性、精准管控能力,助力于在风险防控和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之间争取更好的平衡。
以上所述的洗钱风险识别、政策制定和策略实现,需要基于多维度洗钱风险评估的系统支撑、验证和运行,从而全面提升政策制定的科学性、策略实施的系统性、风险运营的透明度。
风险和机遇将始终并存。我们面临的挑战是多种多样的:在支持业务拓展的同时,确保业务的合规性;在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用户中断的同时,实现全面风险覆盖;在确保业务正常运转的前提下,前瞻地投资新型的技术和人才。
虽然这些目标无法一蹴而就,但我们相信历久也可弥新,前路必然可期。
通过进一步深化与行业相关方的合作,共同建设负责任的、可持续的反洗钱/反恐怖融资科技创新,实现共建合规、安全、可靠的金融体系的最终目标。
文章作者|秦珩(安柏),黄涛(艾司),丁才伟(星御),转载部分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