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图片
暂无图片
暂无图片
暂无图片
暂无图片

Go反射无敌了,彻底懂了

堆栈future 2021-07-06
227

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是耽误了。——裴斯泰洛齐

个人觉得,反射讲得最透彻的还是官方博客。官方博客略显晦涩,多读几遍就慢慢理解了。本文既是学习笔记,也是总结,如果想看官方文档,那么请移步到这里:点击这里

1 反射的概念

  • 反射提供一种让程序检查自身结构的能力
  • 反射是困惑的源泉

第1条,再精确点的描述是“反射是一种检查interface变量的底层类型和值的机制”。第2条,很有喜感的自嘲,不过往后看就笑不出来了,因为你很可能产生困惑.

想深入了解反射,必须深入理解类型和接口概念。下面开始复习一下这些基础概念。

1.1 关于静态类型

你肯定知道Go是静态类型语言,比如”int”、”float32”、”[]byte”等等。每个变量都有一个静态类型,且在编译时就确定了。那么考虑一下如下一种类型声明:

    type Myint int
    var i int
    var j Myint
    复制

    Q: i 和j 类型相同吗?A:i 和j类型是不同的。二者拥有不同的静态类型,没有类型转换的话是不可以互相赋值的,尽管二者底层类型是一样的。

    1.2 特殊的静态类型interface

    interface类型是一种特殊的类型,它代表方法集合。它可以存放任何实现了其方法的值。

    经常被拿来举例的是io包里的这两个接口类型:

      // Reader is the interface that wraps the basic Read method.
      type Reader interface {
      Read(p []byte) (n int, err error)
      }
      // Writer is the interface that wraps the basic Write method.
      type Writer interface {
      Write(p []byte) (n int, err error)
      }
      复制

      任何类型,比如某struct,只要实现了其中的Read()方法就被认为是实现了Reader接口,只要实现了Write()方法,就被认为是实现了Writer接口,不过方法参数和返回值要跟接口声明的一致。

      接口类型的变量可以存储任何实现该接口的值

      1.3 特殊的interface类型

      最特殊的interface类型为空interface类型,即interface {},前面说了,interface用来表示一组方法集合,所有实现该方法集合的类型都被认为是实现了该接口。那么空interface类型的方法集合为空,也就是说所有类型都可以认为是实现了该接口。

      一个类型实现空interface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个空interface类型变量可以存放所有值,记住是所有值,这才是最最重要的。这也是有些人认为Go是动态类型的原因,这是个错觉。

      1.4 interface类型是如何表示的

      前面讲了,interface类型的变量可以存放任何实现了该接口的值。还是以上面的io.Reader为例进行说明,io.Reader是一个接口类型,os.OpenFile()方法返回一个File结构体类型变量,该结构体类型实现了io.Reader的方法,那么io.Reader类型变量就可以用来接收该返回值。如下所示:

        var r io.Reader
        tty, err := os.OpenFile("/dev/tty", os.O_RDWR, 0)
        if err != nil {
        return nil, err
        }
        r = tty
        复制

        那么问题来了。Q:r的类型是什么?A: r的类型始终是io.Readerinterface类型,无论其存储什么值。

        Q:那File类型体现在哪里?A:r保存了一个(value, type)对来表示其所存储值的信息。value即为r所持有元素的值,type即为所持有元素的底层类型

        Q:如何将r转换成另一个类型结构体变量?比如转换成io.WriterA:使用类型断言,如w = r.(io.Writer). 意思是如果r所持有的元素如果同样实现了io.Writer接口,那么就把值传递给w。

        2 反射三定律

        前面之所以讲类型,是为了引出interface,之所以讲interface是想说interface类型有个(value,type)对,而反射就是检查interface的这个(value, type)对的。具体一点说就是Go提供一组方法提取interface的value,提供另一组方法提取interface的type.

        官方提供了三条定律来说明反射,比较清晰,下面也按照这三定律来总结。

        反射包里有两个接口类型要先了解一下.

        • reflect.Type 提供一组接口处理interface的类型,即(value, type)中的type
        • reflect.Value提供一组接口处理interface的值,即(value, type)中的value

        下面会提到反射对象,所谓反射对象即反射包里提供的两种类型的对象。

        • reflect.Type 类型对象
        • reflect.Value类型对象

        2.1 反射第一定律:反射可以将interface类型变量转换成反射对象

        下面示例,看看是如何通过反射获取一个变量的值和类型的: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reflect"
          )
          func main() {
          var x float64 = 3.4
          t := reflect.TypeOf(x) //t is reflext.Type

          fmt.Println("type:", t)
          v := reflect.ValueOf(x) //v is reflext.Value

          fmt.Println("value:", v)
          }
          复制

          程序输出如下:

            type: float64
            value: 3.4
            复制

            注意:反射是针对interface类型变量的,其中TypeOf()和ValueOf()接受的参数都是interface{}类型的,也即x值是被转成了interface传入的。

            除了reflect.TypeOf()和reflect.ValueOf(),还有其他很多方法可以操作,本文先不过多介绍,否则一不小心会会引起困惑。

            2.2 反射第二定律:反射可以将反射对象还原成interface对象

            之所以叫’反射’,反射对象与interface对象是可以互相转化的。看以下例子: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reflect"
              )
              func main() {
                  var x float64 = 3.4
                  v := reflect.ValueOf(x) //v is reflext.Value
                  var y float64 = v.Interface().(float64)
              fmt.Println("value:", y)

              }
              复制

              对象x转换成反射对象v,v又通过Interface()接口转换成interface对象,interface对象通过.(float64)类型断言获取float64类型的值。

              2.3 反射第三定律:反射对象可修改,value值必须是可设置的

              通过反射可以将interface类型变量转换成反射对象,可以使用该反射对象设置其持有的值。在介绍何谓反射对象可修改前,先看一下失败的例子

                package main
                import (
                "reflect"
                )
                func main() {
                var x float64 = 3.4
                v := reflect.ValueOf(x)
                    v.SetFloat(7.1// Error: will panic.
                }
                复制

                如下代码,通过反射对象v设置新值,会出现panic。报错如下:

                  panic: reflect: reflect.Value.SetFloat using unaddressable value
                  复制

                  反射对象是否可修改取决于其所存储的值,回想一下函数传参时是传值还是传址就不难理解上例中为何失败了。

                  上例中,传入reflect.ValueOf()函数的其实是x的值,而非x本身。即通过v修改其值是无法影响x的,也即是无效的修改,所以golang会报错。

                  想到此处,即可明白,如果构建v时使用x的地址就可实现修改了,但此时v代表的是指针地址,我们要设置的是指针所指向的内容,也即我们想要修改的是*v。那怎么通过v修改x的值呢?

                  reflect.Value提供了Elem()方法,可以获得指针向指向的value。看如下代码:

                    package main
                    import (
                    "reflect"
                    "fmt"
                    )
                    func main() {
                    var x float64 = 3.4
                    v := reflect.ValueOf(&x)
                    v.Elem().SetFloat(7.1)
                        fmt.Println("x :", v.Elem().Interface())
                    }
                    复制

                    输出为:

                      x : 7.1
                      复制

                      3 总结

                      结合官方博客及本文,至少可以对反射理解个大概,还有很多方法没有涉及。对反射的深入理解,个人觉得还需要继续看的内容:

                      • 参考业界,尤其是开源框架中是如何使用反射的
                      • 研究反射实现原理,探究其性能优化的手段

                      4 关注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堆栈future

                      扫我关注
                      文章转载自堆栈future,如果涉嫌侵权,请发送邮件至:contact@modb.pro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墨天轮将立刻删除相关内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