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图片
暂无图片
暂无图片
暂无图片
暂无图片

超详细的redis学习-进阶篇

程序员成长指北 2021-07-16
320

redis多数据库

说明:一个redis实例可以包含多个数据库,客户端可以指定连接某个数据库(与MySql客户端我们创建多个数据库类似)一个redis实例最多可以提供16个数据库,下标是从0到15,默认连接的是第0号数据库。

代码相关演示:



    127.0.0.1:6379> select 1 选择数据库1


    OK


    127.0.0.1:6379[1]> keys *


    (empty list or set)


    127.0.0.1:6379[1]> select 0


    OK


    127.0.0.1:6379> set string1 2


    OK


    127.0.0.1:6379> keys * 查询所有的key


    1) "hsah1"


    2) "list1"


    3) "set1"


    4) "list2"


    5) "string1"


    6) "hash1"


    7) "string2"


    127.0.0.1:6379> move list1 1 移动list1到数据库1


    (integer) 1


    127.0.0.1:6379> move set1 1


    (integer) 1


    127.0.0.1:6379> keys *


    1) "hsah1"


    2) "list2"


    3) "string1"


    4) "hash1"


    5) "string2"


    127.0.0.1:6379> select 1


    OK


    127.0.0.1:6379[1]> keys *


    1) "list1"


    2) "set1"


    127.0.0.1:6379[1]> type set1 获取数据类型


    set


    127.0.0.1:6379[1]>


    复制

    可以试着敲一遍,查看注释基本明白了redis多数据库的使用

    redis事务的概念

    • 事务的基本命令

    1)multi 标记一个事务的开始

    2)exec 执行所有事务块内的命令

    3)discard 取消事务,放弃执行事务块内的所有命令

    • 事务特性

    1)事务中的命令都是串行执行的。

    2)事务执行期间redis不会再对其它的客户端提供任何服务,从而保证事务中的命令能够原子化执行。

    3)单个 Redis 命令的执行是原子性的,但 Redis 没有在事务上增加任何维持原子性的机制,所以 Redis 事务的执行并不是原子性的。事务可以理解为一个打包的批量执行脚本,但批量指令并非原子化的操作,中间某条指令的失败不会导致前面已做指令的回滚,也不会造成后续的指令不做。

    • 代码实例



      redis 127.0.0.1:6379> MULTI 开启事务


      OK


      redis 127.0.0.1:6379> SET book-name "Mastering C++ in 21 days"


      QUEUED


      redis 127.0.0.1:6379> GET book-name


      QUEUED


      redis 127.0.0.1:6379> SADD tag "C++" "Programming" "Mastering Series"


      QUEUED


      redis 127.0.0.1:6379> SMEMBERS tag


      QUEUED


      redis 127.0.0.1:6379> EXEC 提交事务


      1) OK


      2) "Mastering C++ in 21 days"


      3) (integer) 3


      4) 1) "Mastering Series"


      2) "C++"


      3) "Programming"


      复制

      redis数据持久化

      • RDB数据持久化方式

      优势

      1)redis数据库会只包含一个文件存储在硬盘中,对于文件备份会简单很多。

      2)对于灾难恢复,RDB是更好的选择,因为一个文件可以直接拷贝走,拷贝回来。

      3)性能最大化,redis开始持久化的时候只分出一些子进程,之后这些子进程会完成持久化工作,避免了服务器进程执行io的操作。数据集很大的时候,启动效率会更高。

      缺点

      1)最大限度的避免数据丢失,RDB做的不是特别好,系统一定在定时持久化之前出现一些档期的情况,还没有来得及往硬盘上写,数据已经丢失掉。

      2)因为RDB是通过开启子进程的方式来进行持久化操作的,因此当数据集比较大的时候,这个过程可能会导致服务器停止一定事件,几十毫秒甚至1秒。

      配置

      linux目录中/usr/local/redis/redis-conf目录中找到这样的几行代码



        save 900 1


        save 300 10


        save 60 10000


        复制

        第一行代码表示:900秒,也就是15分钟至少又一个key发生变化就会持久化一次。

        第二行代码表示:300秒,至少有10个key发生变化就会往硬盘中持久化一次。

        第三行代码表示:60秒,至少有10000个key发生变化就会往硬盘中持久化一次。



          dbfilename dump.rdb


          复制

          配置中继续往下看,看到这样一行代码,这个dump是数据库的名字。

          往下一段代码



            dir ./


            复制

            保存路径位置,就是当前目录下的上面的名字,就是持久化的数据库

            • AOF数据持久化方式

            优势

            1)可以带来更高的数据安全性,这种数据持久化方式有三种同步策略,每秒同步,每修改同步(每一次发生数据的变化都会立即被记录到磁盘中,效率最低但是最安全),不同步。

            2)日志的写入操作是采用append追加的模式,在写入过程中即使出现服务器档期问题,也不会破坏日志文件中已经写入的内容。

            3)如果日志过大,redis可以自动启动重写机制,redis会不断的将修改的数据写入到老的磁盘当中,同时redis会创建一个新的文件来记录此期间产生了哪些修改命令被执行了。

            4)AOF包含一个格式非常清晰易于理解的日志文件,用于记录所有的修改操作。通过这个文件就可以完成数据的重建。

            劣势

            1)对于相同的数据集文件,AOF要比RDB文件大。

            2)根据同步策略的不同,AOF在运行效率上往往低于RDB,AOF每修改就同步到硬盘上效率肯定是没有RDB高的。

            >   配置

            复制

            linux目录中/usr/local/redis/redis-conf目录中找到这样的几行代码



              appendonly no






              # The name of the append only file(default:"appendonly.aof")






              appendfilename "appendonly.aof"


              复制

              如果使用AOF的持久还方式,需要把appendonly 后面的属性变为yes

              appendonly.aof是用来记录所有修改操作的文件,这个文件还可以用来进行数据的恢复等,例如一条删除操作成功后,我们在appendonly.aof文件中把删除命令去掉,重新运行redis,之前的数据又都会恢复



                # appendfsync always


                appendfsync everysec


                # appendfsync no


                复制

                这段代码是关于同步策略的一个设置,第一条是每修改就同步持久化,第二条是每秒同步持久化一次,第三条是不同步持久化。

                说明:按照redis之后默认选择的是RDB方式,还有在修改过redis-config之后注意要重新启动redis服务才能生效

                高难度

                http://blog.51cto.com/hmtk520/2115789

                redis中的key设置过期时间

                设置时间格式

                EXPIRE key secords

                • 设置过期时间后的一些说明

                1. 当给定的key设置了生存时间,当key过期时(生存/过期为0),它会被自动删除

                2. redis中带有生存时间的key被称为易失(volatile)的

                3. 生存时间可以通过使用 DEL 命令来删除整个 key 来移除,或者被 SET 和 GETSET 命令覆写(overwrite),这意味着,如果一个命令只是修改(alter)一个带生存时间的 key 的值而不是用一个新的 key 值来代替(replace)它的话,那么生存时间不会被改变。

                4. 对一个 key 执行 INCR 命令,对一个列表进行 LPUSH 命令,或者对一个哈希表执行 HSET 命令,这类操作都不会修改 key 本身的生存时间。

                5. 使用 RENAME 对一个 key 进行改名,那么改名后的 key 的生存时间和改名前一样。RENAME 命令的另一种可能是,尝试将一个带生存时间的 key 改名成另一个带生存时间的 another_key ,这时旧的 another_key (以及它的生存时间)会被删除,然后旧的 key 会改名为 another_key ,因此,新的 another_key 的生存时间也和原本的 key 一样。

                6. 使用 PERSIST 命令可以在不删除 key 的情况下,移除 key 的生存时间,让 key 重新成为一个『持久的』(persistent) key 。

                • 更新过期(生存)时间

                可以对一个已经带有生存时间的 key 执行 EXPIRE 命令,新指定的生存时间会取代旧的生存时间。

                代码如下:



                  redis> SET cache_audio "hello koala"


                  OK



                  redis> EXPIRE cache_audio 30 # 设置过期时间为 30 秒


                  (integer) 1



                  redis> EXPIRE cache_audio 30000 # 更新过期时间


                  (integer) 1




                  redis> TTL cache_audio # 查看剩余生存时间


                  (integer) 29996


                  复制

                  注意在设置过期时间的时候:

                  返回值:

                  设置成功返回 1 。

                  当 key 不存在或者不能为 key 设置生存时间时(比如在低于 2.1.3 版本的 Redis 中你尝试更新 key 的生存时间),返回 0 。

                  • 过期时间的精确度

                  在Redis2.4版本中,过期时间的延迟在一秒之内,可以简单的说,就算key已经过期,但它还是可能在过期一秒之内被访问到,在新的Redis2.6版本中,延迟被降低到了一毫秒之内。

                  • 不同版本redis设置过期时间的问题

                  在redis2.1.3之前的版本中,修改一个带有生存时间的key会导致整个key被删除,这一行为是受当时复制(replication)层的限制而作出的,现在这一限制已经被修复。

                  • 如何查看剩余时间

                  使用TT

                  代码如下:



                    redis> SET cache_audio "hello koala"


                    OK





                    redis> EXPIRE cache_audio 30 # 设置过期时间为 30 秒


                    (integer) 1





                    redis> TTL cache_audio # 查看剩余生存时间


                    (integer) 23


                    复制


                    文章转载自程序员成长指北,如果涉嫌侵权,请发送邮件至:contact@modb.pro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墨天轮将立刻删除相关内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