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华为芯片部门海思的体量从制裁前的 1000 亿人民币衰退到了 100 多亿,如
果海思能够回归并拿到产能,它的体量能否达到原来的巅峰?
A:如果海思能够回归并拿到产能,它不一定能够达到原来的巅峰,但在其他方面
如服务器等仍有可能达到原来的巅峰,现在的信创市场比 2019 年更加健壮。
Q:华为除了手机芯片外,还在其他领域进行芯片研发吗?有哪些领域可以投资?
A:华为现在还在做汽车芯片,包括自动驾驶芯片和座舱芯片。此外,可穿戴设备、
机顶盒、安防和基站等领域也有回归的迹象。因此,在华为的供应链中,我们应该
关注海思的产业链,寻找相关投资标的。
Q:海思能否从 100 亿增长到 1000 亿?有具体的判断依据吗?
A:我们团队认为海思今年有可能恢复到 300 亿,而在更长远的未来(25 年后)
有可能恢复到 1000 亿。曾经在 1000 亿时,华为的芯片收入中大概有 700 多亿是
手机贡献的,剩下的来自服务器、可穿戴设备、电视和安防等领域。海思能够从
100 亿增长到 1000 亿,并且主要依靠手机市场。
Q:在华为的芯片供应链中,有哪些标的值得关注?
A:我们认为伟测和华大九天是整个芯片环节中弹性最大的两个标的。伟测与华为
互为一二大客户,华为的芯片测试需求中应该占据了 30%以上的份额。华大九天
是华为的第一大供应商,占据了华为采购份额的 70%以上
Q:还有其他的芯片标的值得考虑吗?
A:另外,华为可能还有一些新的封装厂,例如绍兴和泉州。封装需求释放不会很
大,大概只有 100 亿人民币,但海思的测试需求将非常大,大概有 20 亿到 30 亿
人民币左右。因此,公司像伟测这样的营收在 70 亿人民币左右的公司,分配到
20 亿到 30 亿的增量是非常大的。
Q:华为的芯片量增加后,其他客户的供应链是否会更容易?
A:是的,华为作为全球最严苛的半导体客户之一,能够进入其供应链后,其他客
户的供应链也将变得更容易。
Q:Mate60 可能会采用外挂基带的方案吗?苹果的 iPhone14 也采用了这种方案
吗?
A:可能会,苹果的 iPhone14PRO 采用了外挂基带的方案。
Q:华为的手机是否会有 4G 版本出现?
A:可以拭目以待,以往华为的手机都有 4G 和 5G 版本。
。
相关文档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