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种基于用户态文件系统的数据库进程异常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调用用户态文件系统,基于用户态文件系统构建数据库进程异常检测系统;
数据库进程异常检测系统检测数据库的进程是否存在异常,存在异常则按照策略处
理,无异常则继续数据库的进程检测;
确定数据库进程异常的类型,形成日志文件,按照类型调取用户态文件系统存储的对
应的策略进行处理,将处理的结果存储至服务器并进行可视化处理;
日志文件的形成过程为:
预设相邻数据库进程的间隔时间,并设定日志的采集间隔时间,进行定期采集系统日
志;
对采集到的日志进行XML格式化,生成新的日志文件;
将日志文件发送到服务器;
根据系统日志记录数量的变化,对未来数据库进程异常检测系统日志产生的日志记录
数量进行预测,动态地调整日志的采集间隔时间;
动态地调整日志的采集间隔时间的内容为:日志记录数量偏差幅度;日志记录数量与
理想日志记录数量参考值的关系,新的日志的采集间隔时间与数据库进程异常检测系统的
日志的采集间隔时间的最大值的关系;新的日志的采集间隔时间与数据库进程异常检测系
统的日志的采集间隔时间的最小值的关系;
设定日志的采集间隔时间;
设定日志的采集间隔时间超时,超时则进行日志采集,不超时则按照设定的日志的采
集间隔时间执行;
进一步包括:
进行日志采集,统计采集的日志记录数量;
进行日志记录数量偏差幅度判断;偏差幅度大,则进行判断日志记录数量是否大于理
想日志记录数量参考值,偏差幅度小,则按照设定的日志的采集间隔时间执行;
判断日志记录数量是否大于理想日志记录数量参考值,若日志记录数量大于理想日志
记录数量参考值,则新的日志的采集间隔时间调整为设定日志的采集间隔时间和相邻数据
库进程的间隔时间变化步长之和;若日志记录数量不大于理想日志记录数量参考值,则新
的日志的采集间隔时间调整为设定日志的采集间隔时间与相邻数据库进程的间隔时间变
化步长之差;
新的日志的采集间隔时间调整为设定日志的采集间隔时间和相邻数据库进程的间隔
时间变化步长之和后需要:
判断新的日志的采集间隔时间是否不小于数据库进程异常检测系统的日志的采集间
隔时间的最大值,若新的日志的采集间隔时间不小于数据库进程异常检测系统的日志的采
集间隔时间的最大值,则按照日志的采集间隔时间的最大值为日志的采集间隔时间;若新
的日志的采集间隔时间小于数据库进程异常检测系统的日志的采集间隔时间的最大值,则
按照设定的日志的采集间隔时间执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用户态文件系统的数据库进程异常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数据库进程异常检测系统对数据库的进程进行实时检测,若无异常,则返回调用用户态文
件系统,基于用户态文件系统构建数据库进程异常检测系统,继续数据库的进程检测。
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