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据中心服务能力是指数据中心组织、协调、控制和调配资源以产生价值,向其相关方
提供专业服务的能力,它是数据中心内部相关联的一组能力要素,包括人员、技术、过程、
资源、政策、领导、文化等的集合。由于能力要素的具体实例不同,从而形成了33个具体的
能力项。数据中心整体服务能力对外表现为实现数据中心目标(满足数据中心相关方诉求)
的程度。
数据中心服务能力成熟度是指对数据中心单个或整体服务能力管理的效能测量。成熟度
的高低反映了数据中心单个或整体服务能力充分性、适宜性和有效性的综合性水平。
1.2 实现相关方诉求转换为数据中心目标
基于COBIT的IT治理理论,数据中心的价值在于实现相关方(业务、外部监管等)的诉
求,包括实现收益、控制风险和优化资源等。对这些诉求进一步分解即为数据中心的目标。
1.3 达成数据中心的目标需要相应的服务能力
数据中心是对外提供信息服务的组织。数据中心目标的达成要求其具备相应的服务能
力。借鉴COBIT、ITIL、ISO20000、ISO27001、PRINCE2等标准框架,对数据中心服务能
力进行归类、聚合、分域与分解后,便得到数据中心完整的服务能力框架,包括3个能力域,
11个能力子域和33个能力项。
1.4 服务能力通过对其管理展现并依赖能力要素的支撑
数据中心的服务能力是通过对其管理来体现的,能力要素包括人员、技术、过程、资
源、领导、政策、文化等。这些能力要素是成熟度评价的基础对象。
1.5 对管理的评价采取成熟度的方式进行度量
成熟度是对数据中心服务能力实施综合测量的手段,相比单纯的结果测量,成熟度具备
更好的全面性和合理性。本标准采用业界通用的5分制成熟度得分和5级成熟度分级方法,对
单个能力项和数据中心整体服务能力均规定了成熟度得分的计算方法和成熟度分级标准及特
征描述。
2.0 能力框架
基于数据中心服务能力成熟度模型的设计思路,能力框架是由支撑数据中心目标所需的
能力域、能力子域和能力项组成:
能力域:从战略发展、运营保障和组织治理三个能力维度评价数据中心服务能力的完善
程度。
能力子域:以“治理架构”、“组织风险”和“驱动机制”为基础,以“战略管控”、“传
承创新”和“稳健发展”为指引;通过“例行管理”、“服务支持”和“服务交付”支撑整个
数据中心目标,“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贯穿数据中心运营的整个生命周期。
相关文档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