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带宽块内末位信道状态信息子
带宽度确定所述带宽块内末位预编码矩阵信息子带宽度,包括:
根据所述带宽块内末位信道状态信息子带宽度与中间预编码矩阵信息子带宽度的比
较结果,确定所述带宽块内末位预编码矩阵信息子带宽度。
11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带宽块内末位信道状态信息子
带宽度确定所述带宽块内末位预编码矩阵信息子带宽度,包括:
根据所述带宽块内末位信道状态信息子带宽度与中间信道状态信息子带宽度的比较
结果,确定所述带宽块内末位预编码矩阵信息子带宽度。
12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信息还包括:带宽块起始频域
点;
所述预编码矩阵信息子带根据所述配置信息确定,包括:
根据带宽块起始频域点与中间预编码矩阵信息子带宽度,确定带宽块内首位预编码矩
阵信息子带宽度。
1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信息还包括:带宽块终止频域
点;
所述预编码矩阵信息子带根据所述配置信息确定,包括:
根据带宽块终止频域点与中间预编码矩阵信息子带宽度,确定带宽块内末位预编码矩
阵信息子带宽度。
1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信息还包括:参考信号的配置密
度;
所述预编码矩阵信息子带根据所述配置信息确定,包括:
根据所述参考信号的配置密度确定所述预编码矩阵信息子带宽度。
1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编码矩阵信息子带根据所述配置
信息确定,包括:
根据参考信号的第一类密度确定带宽块内首位预编码矩阵信息子带宽度;其中,所述
第一类密度是指由第一类预编码矩阵信息子带宽度确定的首个预编码矩阵信息子带内参
考信号的密度;
其中,所述第一类预编码矩阵信息子带宽度为所述带宽块内首位信道状态信息子带宽
度与中间预编码矩阵信息子带宽度的差值,或,所述第一类预编码矩阵信息子带宽度为所
述带宽块内首位信道状态信息子带宽度与中间预编码矩阵信息子带宽度的模运算结果;所
述中间预编码矩阵信息子带是所述带宽块内的预编码矩阵信息子带;所述中间预编码矩阵
信息子带为非首位预编码矩阵信息子带,且非末位预编码矩阵信息子带。
1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编码矩阵信息子带根据所述配置
信息确定,包括:
根据参考信号的第二类密度确定带宽块内末位预编码矩阵信息子带宽度;其中,所述
第二类密度由第二类预编码矩阵信息子带宽度确定的末位预编码矩阵信息子带内参考信
号的密度;
其中,所述第二类预编码矩阵信息子带宽度为所述带宽块内末位信道状态信息子带宽
度与中间预编码矩阵信息子带宽度的差值,或,所述第二类预编码矩阵信息子带宽度为所
权 利 要 求 书
2/4 页
3
相关文档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