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拓扑自动扫描(Topology-Scanner)产
品介绍
一、使用场景
网络工程师负责多类网络设备,需要全景了解各项网络设备的基本信息和关联关系,可使用网络拓扑自
动扫描工具,可实现自动扫描发现网络设备,展示各网络设备之间的关联关系。
二、使用方式
三、算法原理
常规算法
常规算法即为 AFT 算法,是基于 AFT 建立链路。算法原理如下 :由于在发现设备的过程中,设备的ip和
所在的子网都会被记录下来。在确定拓扑时, 根据发现过程中记录下的每个子网,首先确定交换域,交
换域的定义为:交换域建模为一棵无向树G=(D,E). D是交换域内所有结点(网络设备)的集合.E是设备端口
之间的直接连接集合, S表示所有交换机的集合,H表示所有主机的集合,D=S+H.(路由器算作主机)。最终对
交换域进行合并,根据AFT 建立链路。参数运行配置中如果开启了使用ARP表,那还会再根据ARP 表来
补充未发现的链路。
在发现过程中需要获取或扫描网络设备上的以下几个表: IPAdress 表,IFTable 表, ARP 表, FDB
表。
CDP算法
适用于支持CDP协议的网络设备,如思科设备。是基于 CDP 协议来发现链路。CDP 算法原理如下 :根
据 CDP 协议从所有发现出来的设备中选出具有CDP 协议功能的设备,这是通过snmp 探测器去采集设备
上的CDP 表,由此来判断是否有CDP协议能力。在利用CDP发现链路时,不需要只有路由、路由交换才
具有的特征, 而且只能发现网络设备之间的连接。通过CDP表和IFTabel 表结合来确定设备的拓扑链路。
由于CDP 的局限性,对拓扑发现结果精确度会影响。
在发现过程中需要获取或扫描网络设备上的以下几个表: CDP 表, IFTable 表。
桥接算法
桥接算法是根据网络设备上的多个表相结合的方式来发现链路。桥接算法比其它的几个拓扑算法要复杂
一些,参与计算的表要多。在发现的所有设备中,首先根据网络设备的 FDB 表来定义域,在划分好多个
域后,确定域内的设备的连接,结合 FDB 表,IFTable 表、IPAdress 表 、basePortTable表 确定设备之
间的转发与交换路径。通过STP 表生成一个无环有向图,即最终的拓扑链路。
在发现过程中需要获取或扫描网络设备上的以下几个表: basePortTable 表, STP 表, FDB 表,IPAdress
表, IFTable 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