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图片
暂无图片
暂无图片
暂无图片
暂无图片

​软件测试的四象限缺陷分析法

西安川石 2021-08-17
1991

本章节主要讲”软件测试的四象限缺陷分析法“,所谓四象限分析法是对软件内部各模块、子系统、特性测试所发现的缺陷,按照每千行代码缺陷率(累积缺陷数/KLOC)和每千行代码测试时间(累积人时/KLOC)两个维度进行划分。


将缺陷分为四个象限:稳定象限、不确定象限、不稳定象限和极不稳定象限,如图9-14 所示。将软件内部各模块、子系统、特性所累积的测试时间和累积的缺陷数与累积测试时间和累积缺陷数的基线值进行较,划分出各模块、子系统、特性测试所位于的区间,进而判断哪些部分测试可以退出、哪些测试需要加强。四象限分析法可以用于指导测试计划和测试策略的调整。


图9-13 数据采集中断缺陷分析


图9-14 四象限图


  • 第一象限为不确定象限

  • 第一象限表示模块、子系统经过较长的测试发现较多的缺陷,此时不能确定该模块是否稳定,有可能是稳定的,也有可能是不稳定的。


  • 第二象限为极不稳定象限

  • 第二象限表示模块、子系统在较短的测试时间内发现较多的缺陷,此时说明该模块或子系统极不稳定,需要加强测试。


  • 第三象限为稳定象限

  • 第三象限表示模块、子系统在较短的测试时间内发现缺陷并不是很多,此时说明该模块或子系统不稳定,需要加强测试。


  • 第四象限为不稳定象限

  • 第四象限表示模块、子系统在较长的测试时间内发现的缺陷并不多,此时说明该模块或子系统已经比较稳定了。


【实例1】对系统中的每个模块发现的缺陷使用四象限分析法进行分析。
假定累积测试时间和累积缺陷数的基线值分别为累积1.5 人时/KLOC 和累积缺陷数3/KLOC,系统中插入、查询、预定和保存报告四个功能累积测试时间和累积缺陷数见表9-4。


表9-4 模块累积缺陷数和累积测试时间


使用四象限分析法对这四个模块的累积缺陷进行分析,如图9-15 所示。


图9-15 模块四象限分析图


通过四象限分析法可以发现保存报告模块极不稳定,查询模块不稳定,这两个模块应该加强测试,而预定模块则不能确定是否稳定,但可以确定插入模块是稳定的。当然实际工作中不只这四个功能,还包括其他功能,A、B、C 和D 代表其他功能,但本例中未就其他功能进行详细的分析。需要注意的是,各功能在四个象限中的分布并不是均匀对称的。


【实例2】对整个系统累积发现的缺陷进行四象限分析
假定累积测试时间和累积缺陷数的基线值分别为累积15 人天和累积缺陷数65 个。系统在每个Build 版本测 试过程中所发现的累积缺陷数和测试时间见表9-5。


使用四象限分析法对每个Build 版本的累积缺陷进行分析,见图9-16。


表9-5 每个Build 版本累积缺陷数和累积测试时间


图9-16 系统四象限分析图


通过四象限分析可以发现T1和T2版本是很不稳定的,到第T7 和T8 版本时系统趋向于稳定状态,这样可以正确地判断系统什么时候可以退出测试。


本章节关于“软件测试的四象限缺陷分析法”的内容就学习到这里,大家觉得文章有用的话记得关注我们,每天来这里和小编一起学习涨薪技能哦。


温馨提示:想要自学转行的伙伴可以扫下方二维码进行在线重复学习!

添加老师微信:13691729932 可以获取全套软件测试自学资料!


给大家推荐一个软件测试自学群,识别下方二维码,免费领取学习课件、视频哦。



软件测试设计,技术干货拿走不谢!


接口性能测试,JMeter测试执行顺序与作用域


答应我!看完这篇后一定要关注我们!


文章转载自西安川石,如果涉嫌侵权,请发送邮件至:contact@modb.pro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墨天轮将立刻删除相关内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