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种SKL系统文件格式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判断原始文件的格式是否符合SKL系统要求,若不符合SKL系统进入S2;
S2.将所述原始文件中数据排列成树状关系图;
S3 .生成原始格式文件模板和转换后格式文件模板,分别建立所述原始格式文件模板
和转换后格式文件模板与所述树状关系图中的第一对应关系和第二对应关系;
S4 .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和第二对应关系,生成所述原始格式文件模板中数据位置
和所述转换后格式文件模板中数据位置的第三对应关系;
S5 .将原始文件转换为所述原始格式文件模板,并根据所述对应关系将原始文件转换
成符合SKL系统格式要求的文件;
所述原始文件中数据排列成树状关系图的另一种方法为:
S3.1将原始文件分成若干数据节点,并区分第一级节点;
S3 .2通过正则表达式区分其中一个所述第一级节点的子节点,获得所述第一级节点的
节点树;
S3 .3遍历所述原始文件内所有的第一级节点,并获得所有的第一级节点对应的节点
树;
S3.4生成包括所有节点的完整节点树,形成树状关系图;
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为数据在原始文件中位置和所述树状关系图中位置的对应关系;所
述第二对应关系为数据在转换后文件中位置和所述树状关系图中位置的对应关系,根据第
一对应关系和第二对应关系,建立数据在原始文件中位置和转换后文件中位置的第三对应
关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SKL系统文件格式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始文件中数据
排列成树状关系图的过程为:
S2 .1获取数据,每个所述数据包括两个编码,一个是代表其本身的第一编码,另一个是
代表其上一级数据的第二编码;
S2 .2按照第一编码的大小对所有所述数据进行排序,并将所有所述数据中第二编码相
同的分为一组,和其他数据的第二编码都不相同的数据自己分为一组,记录每一组对应的
第二编码并按照大小排序;
S2 .3将经过记录的第二编码和第一编码进行对比,若某数据的第一编码与经过记录的
第二编码相同,则所述数据为与第二编码对应的组的上一级数据,若没有与经过记录的第
二编码相同的第一编码,则将所述第二编码对应的数据作为第一级数据,根据数据之间的
上下级关系建立树状关系图。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SKL系统文件格式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 .2中获得
所述第一级节点的节点树的方法为:
S3.2 .1将所述子节点分为自闭合子节点和非自闭合子节点;
S3 .2 .2对所有子节点进行递归筛选,并判断子节点是否为自闭合子节点,若是则跳过,
若否则进入下一步;
S3 .2 .3对所有非自闭合子节点进行递归筛选,若捕获到非自闭合子节点,则索引下一
个子节点进行递归筛选,若捕获到自闭合子节点,则索引上一个子节点进行递归筛选,直至
索引index=0;
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