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夏天高考结束,我组装了我人生中的第一台PC【其实之前捡二手组过一台成本极低的机器
尽管泡了近五年的论坛、看了各种视频、资讯、知识方方面面吧,但拿到实物的那种兴奋,那份爱劲儿,跟做“云玩家”时候的感觉,完全不是一个量级。这种感觉,相信每一位热爱此道的朋友都有同感。
写下此文(/系列),除分享喜悦,记录这份最初的、珍贵的种种心情、小风波;也是想尽我所能的,把我遇到的问题及应对呈现出来,看看能否对大家有所帮助。不论是使你选择硬件时的思路得到启发,还是你在装机、折腾时遇到问题之后在我这儿找到了解决办法,少一些无意义的精力投入与烦心,再不济,你觉得我写的有趣,图一乐子,也是好的。
这篇文章的主要关注点是AMD平台的相关问题,对于装机过程中的其他故事,之后了另提,不然显得太乱。
1
为什么是AU?
香啊!你要让我再选一遍,我大概率还是会选3700X。

比i7 9700低的价格,大致90%以上场景有着i9 9900k的性能表现,剩下10%差的还不是太多,规格又高、功耗表现也追上Intel了,我当时真的找不到不Yes的理由,直接下单。
然后我主板选择了华擎X470太极,这是我选AMD平台的第二个原因,感谢AMD,沿用了AM4的接口,使得我可以去买他上一代2000系CPU对应的主板,刷个BIOS就能用。这意味着,我以同样的有限的预算,买x470的芯片组我能买顶配,用料功能啥都是高端,这个价钱买intel的Z390连华硕的PRIME都买不来(虽然这也不是啥好东西...)。
2
这个其实怪我,还是too young,但谁一开始就身经百战呢嘿嘿。
写单子的时候的预想是用老主板刷新BIOS。然后买回来就忘了bios这茬儿了,直接默认是刷好的。但有些品牌型号确实是刷好的,华擎这块就很狗,因该是为了节省成本,毕竟不是所有人买x470主板都上3000系,所以他有的批次的板子刷了新bios出厂,有的没刷,京东的仓库混在一起混发,全靠抽奖,结果我就没抽中...脸黑啊。
为这件事我头大了两天,各种排查,就是没想到BIOS这块。短接,CPUFan旋转,停转,电源报错断电又重启然后循环。随着一次次自检不过,眼前的一切索然无味。
直到第二天下午才反应过来,拍了主板背面的一个贴纸跟客服确认得知是2000系的BIOS才尘埃落定。
但着实被吓了一跳,当时哭的心都有了。他这个自检流程很有意思:我推测是,给电之后主板从CPU开始,然后因为BIOS的缘故不识别这个U就报错断电保护,因为主板电路设计的缘故,内存和CPUFan都给了电,所以表现出现象是他们都在工作,可这个启动过程直接从一开始的CPU这边就给掐了,是故显卡始终没有工作,显示器也就没有画面。这就导致了我的误判:我以为是显卡的锅。(收的朋友的488,怀疑快递过程中这卡被震坏了啥的。)
因为我没有2000系u点亮他刷BIOS,送厂刷BIOS需要的时间实在太长,京东更慢,加之我第三天要去另一个城市然后直接去学校,所以第三天上午把主板草草7天无理由了事,装机计划也就推迟到了寒假。当时的解决方案我想了两个备选:买个别的板子or再买一遍这个去抽奖。
3
最终我并没有用X470,而是买了MSI的X570Carbon。对于所有在处理器上有些追求(买了三代锐龙7、锐龙9的,预算中上)的玩家,我都不推荐你们用470,原因简单说就是同样的价格,570的扩展性、功能都更强、供电设计更适合3000系,玩中高端买470不划算,就算是旗舰也是个“鸡头”,具体分析下次另作展开。
需要清楚一件事,AMD不换接口的目的,是想让买了他上一代的CPU的用户花尽可能少的钱升级下一代U,并不是想让我们拿新U配老板子。
4
这点怪不得他,本来就是送的你还要什么自行车?但你别图省事用就是了。
三点:第一,他的导热性能并不好;第二,之所以管他叫水泥,就是把散热器按上之后会使散热的底座与CPU顶盖吸的非常紧,又硬又黏,结果就是散热器拔不下来,AMD主板的CPU基座又没像Intel主板那种在CPU上面的保护圈,强行大力出奇迹的话...如图:所以你拆的时候,要先把机器点亮,通过CPU的发热,给硅脂升温,(扶住CPU的PCB,)扭一扭散热器,松动以后将其扭下来。
也不要打开扳手用散热器把CPU从板子上带下来再拆,这样除了可能会弄得硅脂到处都是,还可能在往外拽的过程中把针弄弯。其三,他给太多了。预涂了涂了厚厚的一层,你把散热一压一挤之后,硅脂就会被弄得到处都是,拆的时候不小心,很容易会弄到主板上、CPU的针脚上。我手笨,拆的时候,直接把硅脂挂到了针脚上,好在就一两根,花了些时间弄掉了。
总结就是,送的幽灵散热是好东西,但硅脂不要用,把它擦掉在CPU上涂自己的,第一次装机器可能把握不好量,所以少涂!一点一点加。
5
由于使用PGA的封装,加之没有Intel主板上的那种起固定作用保护圈,固定的不是很牢固,在运输途中很可能阵脚断掉,一坏坏俩,CPU少针,针卡在主板里出不来...所以运输时记得把CPU拆下来单独包装,更不要把散热器CPU都装在主板上面运输。再就是他送的散热器似乎存在兼容性问题,反正我的两块主板都没装上,原因是他散热器的内两个用于固定的角扣设计的太短,好不容易钩住主板,这时散热器和U贴的已经很紧了,内个黑色的锁扣(实在不知道叫啥了,有学名吗?)根本掰不过去。我推测硬掰之后两种结果:1.掰断。2.压坏主板插槽orCPU。反正我本来也没打算用原装,所以就没有硬掰。这个问题我上网搜了一下,我不是个例。
6
这个结论是我推测的,最开始这张卡的驱动用的是Windows系统自动给他打的驱动,我维持这个驱动用了一段时间,期间开机界面10次能花屏8次,花的各式各样,雪花,红雪花,绿波纹,紫屏...卡不算高端卡,显示器是4K分辨率,怀疑支持问题,想到驱动,去了蓝宝石官网,然后发现了颇为魔幻的一幕:???RX400系不配拥有姓名?
最终去了AMD官网下了Radeon RX480的驱动,但还是没有解决....
7
但与此同时又出现了更严重的问题。
半数以上的USB接口失灵,WIFI模块、蓝牙模块失灵。
这个问题最开始是开机或一段时间才出现,大致30min,重启之后就好了,但过一小段时间还是会失灵,再后来失灵所需要的次数越来越少,严重到开机解锁进去就都不能用了。失灵的表现就是:USB方面,键鼠指示灯不亮,接口根本没给电;WIFI蓝牙方面,断网、蓝牙连接的扬声器断开连接,快捷设置里WLAN、蓝牙按钮消失,找不到开启按钮。我尝试把键鼠接在还能用的USB接口,进入设备管理器,发现了以下画面:
???蓝牙模块直接就没了?其它几个模块也显示不可用状态。



首先怀疑是Windows电源管理的bug,于是进入设置将电源管理改成了最佳性能;同时进入计算机→管理→设备管理器→相关设备属性→电源管理选项,将里面的允许计算机关闭此设备以节约电源选项关闭 ,未果。
然后再找驱动的问题,当时主板、网卡相关驱动都是官网最新的,又去刷了官网最新的BIOS。依然没有卵用。
补充一点,这台机器刚装的内几天并没有这个问题,是后来有的,莫非我装的软件、改的某个设置不兼容?索性重置了电脑,但还是白费力气。
最后我怀疑是系统的锅,好歹是个次旗舰,刚买完装上用了半个月,而咖喱味的Windows又是有口皆碑的,所以我把盘格式化掉准备装1803专业版(最开始是1909企业版)。但我发现不只是在系统里,就连安装系统时选择国家输入法、进BIOS这些设备都会失灵,这时我确定跟软件没关系,肯定是硬件的锅了。
跟朋友说了这事,经指点(哈哈还是他有经验),我去翻说明书看这些失灵的设备走的都是哪些PCI通道,发现了问题的所在:所有失灵的USB接口(四个后置+两个前面板)走的都是芯片组提供的,能用的都是CPU直连;Intel的无线模块装在了M2_WIFI1(Key-E)插槽。
至此,问题的根源已经明朗:这些挂掉的设备走的全是南桥,怀疑南桥坏了。至于为什么刚装机内两天没问题,应该是暗病吧。
昨天向京东申请了维修,今早他们来取走主板,客服说大致3周,jd的三周一般指的是工作日,实际四周起步吧。

这台机器什么时候能用,我不知道。
四周以后会不会恢复开学,我也不知道。
8
我的第一次,装这样一台价值不菲的机器,算是以失败告终了。
就算板子修回来好了,它也是修过的,而且南桥是BGA封装,会不会再次坏掉,或是出点什么新毛病也说不准。别跟我讲什么良品率,坏的不是你的,中高端的东西,到手就坏,不心疼是假的。
倒不是怪AMD,毕竟这是板子的问题,但如果不选AMD平台呢?Intel平台翻车我还真没怎么听说过。
9
早期A平台挑内存、挑频率,现在大部分早已通过厂商更新的BIOS解决,但这种兼容性问题现在依然有,一套板u,和一张卡放在一起,就是不兼容,没有理由,东西都没坏,卡放到别的平台上用的好好的,这套板u换别的卡也好好的。
我们现在一般装系统都是一股脑装好然后重启,早期2000系有些机器就不可以,要装一个,重启一次。别跟我说是常识,很多你以为的常识,全世界90%的人不知道。还有很多你认为的基本操作、专业的象征,随着时代的发展,早就有了更简化的手段,反而是易用性差的体现。
现在大部分的线下经销商、甚至网店商家都不愿意装AMD的机器,你问有AU么,大部分都是无货、要调货。给出的原因也很简单,机器返修率太高,倒不是u坏了,就是各种小毛病,三天两头跑来折腾,有些问题他自己要折腾半天,有些问题根本无解,可能只有造他的内群人才知道怎么回事,而装Intel最多来找他们重装系统。
卖Intel利润高给经销商的政策优惠?别逗了,好好想想成立吗。
其它的翻车案例太多了,不具有普遍性,叫不出名字,自己上网看看吧,硬件的不兼容(现在不多见了)、软件的不兼容,各种系统、BIOS、设置折腾。
10
在讨论ai两平台如何选择的时候,对于A家除了性价比,我们应当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他小毛病多、兼容性差的事实。
这件事其实很好理解,Intel长达10年的高市场占有度,更别提在政企机构的绝对市场占有,他的可靠性、稳定性是毋庸置疑的。就算他最初毛病也很多,但靠着庞大的用户群体,和时间沉淀,完善产品不要太容易。相比Intel,AMD的再次崛起也就是近两年的事情,锐龙处理器架构设计思路和以前完全不同,基本就是推倒重来。再加之Intel在14 nm上++++++++++的反复打磨,更稳定是必然的。
除了上面的产品逻辑、经销商态度,市场用户反馈也很能说明问题,这一类问题一艘一大筐,有解决的、有费劲巴力解决的、有解决不了忍着的。但你去找Intel的,没有,真的没有,反正我没见过。
你可能说这事小概率事件,是个例,但是各种各样的个例、小概率汇总到一起,这不就是平台毛病多、大概率么。虽然概率确实不大,没夸张的喜闻乐见、10个翻车4个,但也绝对是现象级,并且比了Intel平台算大的了。
你还可能说,这跟u没关系,是主板的锅,是南桥的锅,送修检测结果还没出等等,
但我就问一个问题,这是不是发生在这个平台了?
这个平台莫名的,看起来跟u没关系的折腾是不是并非个例?
这就好比帕萨特的安全系数低你说这是A柱生产厂商的锅。
11
对于我上面的言论,一般都会收到某特殊人群的冷嘲热讽:噫!你就这技术,还装什么机器,要的不就是这个折腾的过程吗?一点极客精神都没有!

不是,你浪的吧?我的技术高、各种折腾,为的是通过我的时间投入+脑力劳动实现别人没有的功能,做出一些有意义的东西。花着并非比别人少很多的钱,投入茫茫多的时间成本,就为了实现普通人都有的东西,这不是吃饱了撑的?
把自己腿搞骨折然后跑去做复健并乐在其中,对于这样的人,建议马上隔离。
还有的人,一味强调性价比,整天拿着规格、跑分、软件表现到处刷Yes梗,真的,又蠢又坏。
整天刷Yes的人,有几个人真的买过用过?
论坛微博交流群里有多少人自己没用过就敢给别人各种推荐、不由余力的吹,
毕竟出了问题他不用负责售后。
这种人云亦云、片面看待事物的风气很不好;做精神股东找满足感、给别人贴标签,面对自己不愿意看到的客观事实然后去洗地、攻击别人的行为更是低级。要知道,很大一部分人,包括每天关注资讯、看科普看技术贴看评测学习的人,都不具备解决这些无法预测的问题的能力,有很多问题基本上是从业者甚至造他的人才搞得定。不信你去内些求助贴、翻车贴尝试一下,看看你能成功帮别人解决几个问题,大多数人都是嘴上功夫。
我们组装机器,除了享受过程,大部分人最后目的都是使用这台PC的,遇到问题别说半天,就是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一个小时也是耽误事儿。
你要用它处理工作中上司交给你的活儿、要着急剪一部片子、要跟朋友开黑,
难道真有人能做到对着一台点不亮或者点亮用不了的机器露出他哪欣慰的姨母笑?

别拿你自己的没问题说事儿,就算你成功点亮123456789台,你装成功的机器够开个网吧,哪都是你自己的问题。要看失败的占总数的比例。你去网上买东西你怎么专挑差评看呢?要么以后软件只显示好评?
12
后面说了这么多,没有要黑AMD的意思,相反要感谢AMD,这样的良性竞争对消费者无疑是有利的,打破了Intel的垄断,给了消费者实实在在的实惠。
我想表达的是,应该全面的看待问题,同样的价钱,选Intel,性能可能差一些,渲染、导出片子什么的撑死慢个十几分钟,打游戏差个十几帧,但非常省心;选AMD性价比自然更高,各方面都更强,可玩性也高,但你确实有着不可忽略的几率遇到一些麻烦,需要折腾一番(或者好几番),这一点应当引起足够重视。至于怎么选,全看个人的取舍,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的。
少些浮躁,不误导他人,回归问题本身,理性思考,这也是这个圈子除了玩硬件的乐趣以外,同样难能可贵的东西。
能看到最后不容易,谢谢你们,祝大家一切都好,新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