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公司,并不是指中国古代文字,它是一家软件公司(Oracle),并且是全球最大的企业级软件公司,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洲。Oracle曾经凭借着其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对中国市场形成100%的垄断,并拒绝招聘中国员工。Oracle有何底气,在中国市场上拒绝招聘中国员工?据悉,Oracle的创始人是埃里森,埃里森是美国中央情报局为设计一套名为Oracle的数据库的程序员之一。在设计Oracle的过程中,埃里森又创造了一个新的数据库:甲骨文。1984年,甲骨文开始朝世界进军,他们先后进军加拿大、英国、日本、法国、中国香港、西班牙等,都取得了非常优秀的营销成绩。1986年,甲骨文开始上市,上市后年收入爆涨,1988年,甲骨文成为世界第四大软件公司,此外他们继续在全球各个国家进军,收入不断翻倍。单看前几项是不是非常熟悉,没错在平常我们所使用的电脑和手机中,查阅系统设置就能看到。而甲骨文最大的竞争公司主要是IBM、微软,德国SAP公司都是数一数二的存在。这就是甲骨文的底气所在,他不仅进军中国市场,还在数据处理领域垄断了中国100%的市场。我国在1978年时正开放不久,国家的科技、经济水平都比较落后。当时一个大学生出社会,什么岗位都抢着要,大家哄着让他来上班。如今时代不同,随着中国的发展,博士后都很难在市场上找到工作。仅这一点,就可以看出中国至今有多可怕。1989年时,我国国内没有数据库企业,也没有相关的产品,甲骨文自然而然的成为国内企业的标配,被国内各大金融机构购买使用。但甲骨文公司看着中国的市场,心中却对中国充满鄙夷。他们不仅对中国企业收取高额的费用,每年还要额外收取20%的服务费用。我国企业即使再不满,也无可奈何,我们没有这个能力与之抗衡,只能乖乖交钱。就连现在不可一世的阿里巴巴,在当时也必须向甲骨文低头。也许是看不惯甲骨文,也许是看到计算机的发展前景,马云终于决定,要在计算机领域开疆拓土。从决定开始,阿里开始投入研究一个新的领域——云计算。“云计算是什么东西?”当听到马云要进军计算机领域,并开发云计算时,甲骨文数据库的创始人埃里森嘲讽道。在他眼里,云计算就是个山寨不入流,一听就觉得是扯淡的东西,根本无法与甲骨文抗衡。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云计算成功了。自从2006年云计算首次提出后,如今它已经成为互联网的第三次革命,全球的信息技术企业都在向云计算转型。云计算的成功是必然的,它是互联网的一次重要的尝试,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云计算不仅具有资源共享的能力,计算的速度也非常快,且云计算的价格相对比较低,更适合企业的发展。而强大的云计算与阿里的OceanBase数据库相结合,已经能够极大的满足企业的需求,中国市场再无甲骨文的任何事。云计算的成功,也意味着甲骨文再也无法在数据领域垄断中国的市场。甚至现在我国国内的大部分企业,使用的都是云计算。据甲骨文的财务报告显示,甲骨文的营收增长速度与往年相比有所下降,利润也比同年同期下降。虽甲骨文公司的表现勉勉强强还算过的去,但在数据库领域,蚂蚁金服的OceanBase要比甲骨文的处理能力能强。这就意味着,总有一天,蚂蚁金融会将甲骨文挤出市场,甲骨文作为美国巨头企业,又要从中国败走了。甲骨文败走也无可厚非,市场本就是优逐劣淘。甲骨文既无市场竞争能力,又如何能够长久立足于中国市场。中国企业也不是傻子,中国人也不好戏弄,一直看不起中国,中国总有一天会让你高攀不起。其实自从云计算在中国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纳后,甲骨文在中国市场变得越来越艰难了。据悉2019年时,甲骨文就在中国裁员近百人。一个大型企业,却落到要裁员的地步,对于甲骨文来说,这正是他们退步的表现。2020年时,甲骨文与TikTok的中国所有者字节跳动达成协议,要为其提供技术,但此举必须通过美国政府的批准。众所周知,美国政府非常排挤中国企业,尤其是中国在外国的企业,他们恨不得封杀,尤其是有关科技方面的企业,美国对Tik Tok本就有要封杀的意思,甲骨文能否与Tik Tok达成协议还有待观察。阿里旗下的淘宝、天猫,是国民最受欢迎的购物软件之一,也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除了淘宝、天猫,阿里推出的支付宝、移动支付等,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简单、轻松、便捷。如今阿里云服务于中国的金融、制造、政务、交通、电信等行业,为其提供安全、可靠的计算和数据处理能力。像中国联通、微博、中石化、飞利浦、知乎,都是它服务的对象。原来这些被甲骨文垄断的公司,现在纷纷选择阿里云,阿里成为亚太地区全球云计算IaaS市场份额数据市场的第一名。2020年时,阿里云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这是互联网公司第一次同时获得两项大奖的企业。同时也是互联网公司第一家在技术发明上实现突破的企业,在阿里云之前,国家技术发明奖上,根本就没有互联网公司的存在。纵观败走中国的外国企业,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瞧不起中国,不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自以为是,狂傲自大。甲骨文是如此,亚马逊是如此,他们都是世界数一数二的大企业,但他们都无法在中国市场在屹立不倒。哪怕他们眼红中国市场,他们也无法在中国市场分一杯羹。而我们仔细观察他们,会发现这些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瞧不起中国市场。想要赚中国人的钱,又瞧不起中国市场,将自己运营的那一套搬到中国来,怎么行得通呢?而仔细看那些能够在中国立足的企业,不管是国企还是外资企业,他们都明白一件事,产品最终服务的对象是人,一切要从实际出发,从市场出发,这就是他们成功的秘诀之一。中国具有庞大的市场,市场从来都不缺乏投资者,离开了一个甲骨文,会有更多的“甲骨文”涌进,会有更多的雨后春笋冒出。我们不需要瞧不起中国的企业,更不需要立场不坚定的企业家,“平等、开放、合作”是我们一贯的追求,也是我们欢迎进入中国的企业的基本标准。
最后修改时间:2022-04-21 09:26:11
文章转载自
科技蛋黄派,如果涉嫌侵权,请发送邮件至:contact@modb.pro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墨天轮将立刻删除相关内容。